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构建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高校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8-28浏览:2855下载204次收藏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国力为基础,而要提高国力,则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2004年12月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国当前及今后科技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为开创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等学校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目前,加快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乃是当务之急。建设这个创新体系,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以及高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也就是说,在这个创新体系中,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要形成一条“创新链”,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之下形成合力,共同朝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迈进。
  高校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首要的是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的内涵。高校是创新链上的重要一环,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为创新链提供科学知识基础。科技创新总是先要有原创性科学,才可能有它的技术应用,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最后带动产业发展。这表明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是基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是原创成果的摇篮,因此,高等学校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要依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积极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围绕国家目标,面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努力产出原创成果,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大连理工大学近年来持续加强基础科学和高科技前沿的原创性研究工作,以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构建在国内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批准项目103项,经费总计3051.60万元,面上项目批准数在全国高校排名16位,经费排名15位,资助率名列第五,在东北三省面上项目排行榜中,按资助项数、资助金额、资助率排行均名列第一;尤为可喜的是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顾元宪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创新团队获得了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是我省高校历史上首次获得该类项目资助,该基金的获得标志着我校基础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其次,高等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既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科技尖子人才,又可以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人才和后备力量的支持。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研究生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在逐步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比例,目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1.33。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新教育,经过多年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典范,创新教育方面的成果先后两次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学校拥有一个学校大学生创新院和5个院系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每年招收500-600名大学生参加科研实践锻炼。大连理工大学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自主创新的新生力量。
  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构建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高校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