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我们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执政党。高度重视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从而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内涵是丰富和多层面的。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简称总体布局)的认识是对这个规律认识的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它是直接回答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
对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开始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等关系上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由于种种原因,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一些失误甚至是严重挫折。但总的看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时期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丰富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力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对总体布局一系列的新认识。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不能搞单打一,要注意各方面综合平衡和协调并进。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用规范的语言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邓小平还指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所包含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就是我们党对总体布局认识的新成果。
江泽民同志多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还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大关系,从而深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江泽民同志还多次阐述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因为这条基本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以胡锦涛同志为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内涵是丰富和多层面的。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简称总体布局)的认识是对这个规律认识的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它是直接回答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
对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开始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等关系上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由于种种原因,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一些失误甚至是严重挫折。但总的看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时期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丰富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力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对总体布局一系列的新认识。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不能搞单打一,要注意各方面综合平衡和协调并进。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用规范的语言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邓小平还指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所包含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就是我们党对总体布局认识的新成果。
江泽民同志多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还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大关系,从而深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江泽民同志还多次阐述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全面执行,一以贯之。因为这条基本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以胡锦涛同志为
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点击下载
上一篇:巩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下一篇: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权力公有观
本文2005-08-28 09:41: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671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