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了强烈的学术性诉求,在这一理论诉求的刺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由一元独秀走向多元共生,出现了新说迭起、变幻不定的局面,各种各样的马克思开始登场,比如:本体论的马克思,生存论的马克思,存在论的马克思,现代性的马克思,后现代的马克思,甚至女性主义的马克思,林林总总,难以尽述。
稍作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上述这些解释方式,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差异,但都有一个相同方面,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式,就是:“以……解马”,其意义就是:通过某种“中介”(从学术实践看,这种“中介”实际就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西方现代哲学),重新阐释、理解以至重新表述或重铸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们看来,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也罢,当代意义、当代价值也罢,似乎都不能靠其自身来显示,而必须通过某种中介才能彰显,才能理解。因此,它们对上述公式中介词结构的关注,对所谓中介的关注,要远胜过对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如果人们接受上述研究方式,以为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只有通过“中介”才能发现,那么,他们就必须公开或潜在地承认,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意义是不完满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追求,与其说是要恢复、挖掘和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学
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
点击下载
上一篇:完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实践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本文2005-08-24 18:12: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650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