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与化解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5-08-24浏览:2429下载156次收藏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引向深入,银行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银行业运行的健康与否已经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从建立健全银行体系开始的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到最关键的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银行业的改革使我国的银行业逐步发展壮大,由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随着改革的深入,近年来积聚起来的银行风险正逐步暴露出来,不仅制约着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可能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防范与化解银行风险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最后着重对当前银行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银行、风险、国民经济、监管
   
   
    建国以来,我国的银行业,从无到有,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广大农村信用社为辅的较为完善的银行机构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引向深入,银行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银行业运行的健康与否已经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从建立健全银行体系开始的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到最关键的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银行业的改革使我国的银行业逐步发展壮大,由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随着改革的深入,近年来积聚起来的银行风险正逐步暴露出来,不仅制约着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可能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我们应全面分析和把握当前银行业风险状况,正确对待目前出现的新情况,坚定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信心。虽然发生了一些案件,但不能以此来推断整个银行业都出了问题,更不能因此动摇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的信心,否则,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我们应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认真分析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风险,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控制体系。
   
   
    一、我国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通过对风险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风险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也能使我们针对风险研究防范对策,防患于未然,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发生之前,及早消除隐患,使我国银行业能够健康平稳运行。目前我国银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交易对象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合同约定履约的风险,信用风险不仅存在于贷款中,也存在于其他表内和表外业务,如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业务中,这是银行开展业务首先面临的风险,也是各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风险。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国家虽成立了资产管理中心,对国有商业银行历史存在的不良贷款进行处置,但其不良贷款率仍无法与一些国际大银行相比。至2004年底,中国工商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4.2%,如按国际标准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为19%,分地区看,不发达地区分支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发达地区,有的高达40%多。 据调查,今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贷质量仍在下降。特别是有许多地区银行上报的不良贷款统计数据是经过处理的,已将大量逾期贷款展期为正常贷款,实际统计数字还要大。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的另一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大量增加,目前累计达数千亿元。根据国家银监会估计,由不良贷款、不良资产构成的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所有风险中的主要风险,约占风险总量的70%至80% 。
    2.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市场价格波动及秩序混乱引发的种种风险。银行商业化进程中银行贷款的自主权使得银行贷款方向会因国家的产业政策的调整而带来风险,比如目前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就有发生损失的可能,另一方面因企业的违规经营也会使企业因市场变动存在的经营风险通过贷款转化为银行风险。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变动频繁,直接影响外汇资产及负债的市场价值,使拥有大量外汇资产和经营外汇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高汇率风险。在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市场风险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此类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我国银行业还缺乏防范此类风险的经验。
    3.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或规章制度、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工作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故意违规或是由于管理系统的失误造成的。银行改革过程中对高管人员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高管权力过大,一些员工为了迎合和巴结领导,或明知违规但迫于压力等形成的操作风险正成为我国银行业当前急待控制的风险。目前的中行高山案、建行朝阳支行案、中行北京某支行被骗贷案等大案屡现说明银行正被此类风险所困扰。
    4.利率风险。银行因存贷款利率变动带来的减少利润风险是经常存在的,这种风险不仅影响到银行的盈利水平,也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工具的经济价值。利差收入占我国银行业务总收入的比率高达90%,我国利率管理一旦市场化,就会影响我国银行业务收入的稳定性,收入的不确定性加大,从而影响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因此我们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及早谋划,及早应对。
    5.流动性风险。银行流动性风险可在两种情况出现,一是银行确实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存款人的日常取款需要;另一种情况是银行的资产管理不善,银行一时没足够的能力将投放到其他项目中的资金周围过来,暂时出现了流动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银行业、非银行业对客户提取现金的支付能力不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未显现,但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当前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机构上,一些城乡信用社因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高,随时都会出现支付困难。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比例高,不良贷款率高,备付金率低,要不是县联社统一调度资金,这些信用社早已出现挤兑风波和支付危机。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稳定,银行的国民信赖度高,但庞大的储蓄存款余额是一只笼中虎,一旦出现挤兑风波就会造成银行资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与化解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