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农村不稳定因素的成因及对策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8-24浏览:2023下载292次收藏

十六大报告指出:“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皆稳定的社会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区别不同情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随着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改革和利益格局调整而产生的信访活动呈上升趋势,农民状告村官的信访案件逐渐增多,已严重影响我市的发展稳定。所以,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索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农村信访活动的特点
1、争夺政权型。有的人为了争夺基层的领导权,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抓住村干部工作中的失误,上访闹事,甚至为上访群众提供上访经费,搞封官许愿,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2、派别斗争型。台上台下相互告状,观点对立的双方相互告状,村中形成明显的两派,如果一方上访,另一方也必然上访,象翻烧饼似的,尤其在落选退岗村干部与现任班子之间表现尤为突出。
3、个人恩怨型。村干部与群众有私人恩怨,或村干部对群众曾经打击报复,群众因此怀恨在心,借机状告村干部,虽经信访、纪检等调查落实,但上访人拒不认可,直至把村干部告倒,不达目的不罢休。
4、结帮串联型。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一些人从自己的私利出发,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访,有些人盲从附和。有些人为得到个人目的,制造影响,使村与村,户与户相互串联,把事态扩大化,从而来解决个人问题,认为把事情闹得越大,领导越重视。
5、牵涉面广型。近年来,群众反映的问题有财务、选举、计划生育、宅基地、农电改造、责任田划分、承包费、地缘地边、干部作风、涉法案件等多种问题混合在一起,时间跨度长,处理起来难度大,产生了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群众与政府等诸多矛盾。
此外,农村上访还表现出规模大、情绪激烈、要求过高、滞留时间长、闹事倾向明显、对法律知识和党的政策不能全面把握与理解,却又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上访等特点。
二、产生不稳定因素的主要原因
1、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公开。主要表现在账目不全、手续不完备、财务管理混乱,存在公款私用、假票入账、公款吃喝、坐收坐支、重大工程不经过招投标,致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农村不稳定因素的成因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