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做法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5-08-23浏览:2186下载134次收藏

精心组织 规范操作 稳步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

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是确保农村五保户和特困家庭能够享受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在其患大病时能够得到医疗救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3年底我省全面启动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以来,全省已下拨医疗救助资金2929.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982万元,省政府投入600万元,市县投入347.6万元。截止目前已经使用救助资金1961.7万元,共救助118万人,其中五保户7.7万人,占五保户总数的55.8%;特困户110.3万人,占特困人口总数的38.6%;支出582.3万元资助2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47.5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其中五保户2.7万人,特困户44.8万人。

在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农村建立医疗救助制度,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党群关系,维护农村困难群众基本利益的重大举措,是继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党和政府为广大农民办的又一件好事、实事。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颁布后,省民政厅及时会同卫生厅、财政厅下发了《关于转发〈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相互配合,并结合云南实际,对如何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为全省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基层民政部门有章可循;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积极探索有效办法和成功经验,尽快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医疗救助管理办法,从思想上、行动上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决策上来。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本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规范、总结完善”的原则,逐步建立“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的管理机制。云南是全国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省之一,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要积极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真正让农村困难群众受益,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病难问题,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二、        确定对象,建档发证

农村医疗救助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五保户和农村特困户中患大病需要救助的家庭成员。我省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我省实际优先考虑以下几类人员:一是无依无靠、无生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做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