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05-08-21浏览:2148下载222次收藏

   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研究金融在宏观调控下促进三明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构建绿色产业带,对于我市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绿色产业带是指当地大力发挥林竹和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的特有优势,重点发展竹木深加工、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花卉、畜牧业、珍稀食用菌、生物制药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新的产业群带。
  一、构建绿色产业带是三明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1.构建绿色产业带是三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牵涉三个省,##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三个比较优势:一是对台优势;二是港口优势;三是生态优势。三明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前两个优势不明显,只有第三个优势比较突出——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因此,三明只有最大程度地发挥绿色资源优势,构建绿色产业带,才能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2.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人类、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规律,是朝阳产业,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三明构建绿色产业带的基本情况、特点及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优势分析
  通过近几年发展,三明的绿色产业带已初具规模。全市绿色产业总产值占三明GDP总值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生物制药、苗木花卉、绿色食品、森林旅游等新兴产业产值也达到了一定规模。全市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146家,林产品达350多种(集中分布在木材加工及木竹滕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现有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1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38家。三明的绿色产业带不仅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而且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已初步形成区域集中。如林竹产业主要集中在永安,沙县等地;森林旅游主要集中在泰宁、市区等地,绿色食品加工主要集中在沙县、建宁、尤溪等地;二是部分产业和产品已在具有相当知名度。如在生态旅游方面,泰宁已是世界级地质公园。在林竹方面,“青山牌”皮卡纸、“饶山牌”拷贝纸、“永林蓝豹牌”金刚板、“企鹅牌”胶合板、“天河牌”竹凉席、“孟宗牌”笋干等产品在国内、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绿色食品方面,“三早”牌系列莲产品、“三雪”牌中华猕猴桃汁、“文鑫”牌建白莲已分别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闽江源牌”绿茶饮料,“黄花梨”已申报成功“国家无公害食品”;三是已出现一些新兴的绿色产业。如清流的苗木花卉产业(清流的里田花卉基地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明溪的生物制药产业(明溪南方红豆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利科生物有限公司)、畜牧业(清流的肉羊养殖、明溪的肉牛养殖)
根据目前实际,三明构建绿色产业带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以下三个优势:
  1.资源比较优势,表现为林竹和生态旅游资源特别丰富。三明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享有##“绿色宝库”的美誉。三明市现有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4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毛竹储量3.8亿株,各类竹林面积400万亩,居全省第二位。三明地处##西北部的武夷山脉中段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