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发展农村交通物流体系调查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3-08-19浏览:2497下载168次收藏

 

  xx县古称同州,位于关中平原最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省相望,东北距首都北京1240公里,西南距省会西安130公里。县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辖18镇、400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耕地150万亩,属传统的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枣乡”。县境内地势平坦,公路总里程1885公里,号称“西北货运、汽贸第一县”。自2009年起,xx县交通运管部门针对农村物流散乱和制约农村物流畅通发展的状况,以构建物流平台为基础,以搭建信息平台为突破口,以建立交易平台为重点,积极构建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在拓展工农产品双向流通渠道,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有力地支持和推进了新农村建设。2012年11月,全省农村交通物流现场会在xx县召开,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省交通运输厅领导对xx县在建立农村交通物流体系的探索中所付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

  一、建立农村交通物流体系的背景

  多年来,在占全国70%人口的广大农村,农副产品销售和商品流通一直呈散乱、无序状态,农副产品和商品销售体系落后,缺乏有效组织;市场软硬件建设不足,储运加工系统不完善;供求信息不畅,农村物资、农副产品买难卖难等问题长期存在,无法实现规范化快捷有序流通,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xx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农村物流体系尚未健全,农村物资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化程度低、流通方式落后、部分流通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增产难以保证农民增收,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和农村发展,发展农村物流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xx县有货运企业130户,货运车辆达1.2万辆,货物运输能力12万余吨,但在物流发展上一直处于分散运营,各自为战的状况,尤其是农村物流基础薄弱、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物流渠道不畅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具体表现在:一是买难问题突出,农民的有效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村村通”工程虽使群众出行环境大大改善,但农村公路的覆盖能力和交通运输状况等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统一规范的物流网点铺设不到乡村,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在第一时间到不了农民手中,城乡同货不同价现象严重;二是卖难问题突出,群众增收步伐缓慢。xx县年产优质瓜果菜百万吨以上,季节性、周期性特征明显,数量巨大、品种众多的新鲜农产品极易因流通渠道梗阻而腐烂变质,特色农产品未能及时运销是造成农业生产风险系数加大、群众增产不增收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成本问题突出,运销费用直接转嫁为消费负担。运输能力有40%处于空载状态,出去时超载、回来时空载的现象普遍,车辆空驶能源浪费严重,物流成本的加大既造成运输企业效益不佳,又因流通环节层层加价传导推高了物价。

  2009年是实行燃油费税改革的第一年,按照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上级推进物流发展工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发展农村交通物流体系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