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5-08-13浏览:2836下载246次收藏

 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

调查报告

济宁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李长江

(2005年6月)

 

根据市政协要求,为系统全面掌握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快速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全面统计和重点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就此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坚持以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为主线,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全市被农业龙头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647家,比上年增加181家,从业人员10.2万人,固定资产75.2亿元,年销售收入226.2亿元,出口创汇1.46亿美元,利税17.2亿元。按经营规模分,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8家,比上年增加11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8家,过亿元的36家。按级别分,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省级7家,国家级2家。按行业分类,粮食加工业61家,棉花加工业48家,油脂加工业21家,畜禽水产加工业36家,果蔬加工业72家,造纸和林木加工业28家,食品加工业11家,乳制品加工业4家,饲料加工业6家,中药材、甜叶菊等其它加工业11家。全市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13处,在工商、民政部门登记的规范化中介组织285个。调整情况表明,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畜禽、水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规模快速膨胀,带动能力增强。规模以上畜禽、水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到36家,规模迅速扩大,年销售收入18.7亿元,比上年增加3.8亿元,利税1.76亿元,增加0.13亿元,出口创汇2988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098万美元。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壮,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04年底,全市畜禽规模饲养量占到总饲养量的比重达到70%,养殖专业小区发展到1260余处,养殖专业户达到8.1万户。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4.9万吨、50.6万吨和5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0.5%、5%和22.3%。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64.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6.6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6.1%和36.6%。2004年晋升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兖州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2004年建成了年宰杀2000万只肉鸭的宰杀车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3000多万元,创汇260万美元,带动养鸭户2000余户,户均增收1.5万元。

(二)蔬菜加工流通企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全市规模以上蔬菜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到72家,同比增加30家,固定资产7.93亿元,增加5亿元,年销售收入15.3亿元,增加8亿元,利税1.23亿元,增加0.56亿元,出口创汇0.78亿美元,增加0.32亿美元,从业人员10199人,增加5764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全市优质蔬菜面积的发展,72家龙头企业带动大蒜、圆葱、辣椒、食用菌、芦笋等多种蔬菜原料基地78.6万亩,农户36万户。金乡宏昌果菜公司、宏泰冷藏公司、东运集团公司、华光蒜业公司四家大蒜加工龙头企业,年总收购销售大蒜26.2万吨,占71家果蔬加工企业总量的27.2%;销售总收入3.82亿元,利税2157万元,出口创汇5220万美元,分别占总量的25%、17.6%和66.7%。邹城山东华源食品有限公司带动邹城及周边县市1000多户农民种植双孢菇,该企业已发展成为鲁西南最大的食用菌加工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大,年可加工食用菌2万吨,产值可达到1.4亿元,利税1300万元,带动发展200多万m2万食用菌种植基地。嘉祥绿维果蔬汁有限公司于2004年8月投产,建成一条年产10000吨高科技果蔬清汁浓缩液生产线,主要产品为黄瓜、西红柿、胡萝卜、芹菜、菠菜、梨、葡萄等多种果蔬的清汁浓缩饮品。该企业可带动蔬菜种植基地4万亩,带动农户2万户。

(三)粮棉油加工质量档次明显提升,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全市规模以上粮棉油加工企业达到131家,固定资产总值31.56亿元,占规模企业总量的40.3%,年销售收入45.75亿元,占23.74%;利税7.12亿元,占39.8%;出口创汇2853万美元,占17.4%。61家粮食加工企业,年加工粮食257.3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74.4%。其中消耗小麦165万吨,玉米58万吨。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鲁王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扩大规模,加快企业新产品研发,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满足了市场不同层次的消费要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该企业年消耗小麦24万吨,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利税1117万元。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菱花集团公司,系全国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之一,年消耗玉米30万吨,生产味精12万吨,销售收入12.07亿元,利税1.44亿元,出口创汇435万美元。该企业除带动周边县市区优质玉米种植外,每年生产的副产品包括0.62万吨玉米油,3万吨蛋白粉,0.84万吨玉米饼, 1.13万吨菌体蛋白,5万吨硫酸铵,3.3万吨复混肥,除玉米油作为保健品外,其它作为饲料或加工成肥料,优质优价供应给当地农户,带动了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棉麻、蚕丝加工、纺织企业48家,年销售总收入为15.7亿元,利税1.34亿元,出口创汇863.4万美元,其中23家棉花纺织企业年用棉量为8.25万吨,占全市棉花总产量的68.8%。棉花纺织企业的发展,带动全市150万亩棉花种植,稳定了棉花面积,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市规模以上油脂加工企业21家,年消耗大豆76.8万吨,花生仁4.83万吨,年销售收入28.5亿元,利税5651.8万元,出口创汇200万美元。大豆加工企业的发展除带动全市10万亩优质大豆的种植外,年产豆粕62万吨,带动全市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嘉祥嘉冠油脂化工有限公司,2004年加工大豆50万吨,生产食用油8.2万吨,豆粕38.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06亿元,利税2428万元。该企业在嘉祥大张楼、黄垓、孟姑集三个乡镇建立发展大豆基地6万亩,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定收购合同,并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带动了当地大豆种植。

(四)造纸和林木加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市规模以上造纸和林木加工企业28家,比上年增加10家,年消耗木材56.7万方,杂木17.2万吨,年销售收入40.86亿元,利税5.36亿元,占全市298家农业龙头企业总销售收入的21.2%,利税的30%。林木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大大促进了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2004年底,全市已形成了100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