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信息化建设与工商登记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5-08-12浏览:2446下载222次收藏
    工商登记与监督管理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两项重要职能,实行工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工商电子政务的开展,提高办公效率,可使政务创新有新的依托。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工商登记与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实现着创新与发展,工商体制改革和职能的转换,使登记工作由繁重走向简便,由杂乱走向规范程序化,监管由驻场管理制向辖区巡查制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规范化监管转变。
     随着工商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电子政务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将逐步推行网上办照、网上年检、网上查询、网上监管,实现网上互联审批,在信息技术上支持和拓宽了工商监管领域,对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等新兴领域可以进行深入的监管,依法查处网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变政府的工作方式,冲刷沉积已久的僵化体制。现在,普通大众已经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使电子政务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它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相信大家对公安部门的“全国网上追逃”印象深刻,通过信息全国联网,实现全公安系统上下联动,针对目标实施全国布控,使罪犯难逃法网。 因此,建立“数字工商”模式的资源共享系统,供全国各级工商系统电子政务使用,真正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与各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建立企业不良信誉的记录库与法定代表人不良行为记录库、通过身份证号码输入识别自然人身份的真假(由公安系统信息支持)等,可以在进行企业登记注册时通过以上手段检查相应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审查错误,避免核发营业执照错误,保证进入市场竞争的主体的合法性。因而,必须加快工商信息建设的进程。
     首先,工商信息化建设必须是实现网上办公,运用网上办公系统。这需要有一个智能化程度高、方便、快捷的办公系统,用以支持日常工作和管理。如系统内部办公信息网的建立,实现网上公文流转、上下文传递,做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应变能力;建立工商全系统“红盾信息网站”的改造,建立网上企业不良行为记录管理系统和企业良好行为记录管理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信息化建设与工商登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