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问题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5-08-11浏览:2499下载145次收藏

家庭是未成年人性格、人格培养、发展的第一场所。在家庭里,未成年人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国内外研究证明,未成年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在家庭诸要素中,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父母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家庭居住环境等都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其着重要作用,如果在这些家庭要素中出现问题,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极其消极的影响,这类家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家庭。

2004年,我们通过对300个家庭的问卷调查,问题家庭普遍有以下一些特征:

1、家庭环境不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始于家庭,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子女不健全的人格,主要表现有:(1)、家庭关系对抗。问题家庭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孩子没有欢乐,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暖,有的只有恐惧、忧虑和失望。(2)、家庭行为有失风范。主要是指有些问题家庭的父母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低下,行为不检点、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甚至有违法犯罪记录。

2、教育方式不当。心理学家认为:未成年人个性发展及特征与父母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关系很大。而不少问题家庭缺少应有的教育子女的意识和知识,缺少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从而导致未成年人误入歧途。他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教育方式:(1)、冷落受气型。由于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气筒,从而易被社会上的恶习所吸引,自暴自弃或逆反攻击别人。(2)、简单粗暴型。由于问题家庭的很多父母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遇到孩子犯错时,多取用打骂、体罚。(3)、自由放任型。有些问题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挣钱,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思想教育,或只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思想教育不管不问,或干脆让孩子自由放任。

3、相互衔接不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单位的紧密结合,相互衔接,互相促进。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问题家庭在与学校、社区、单位及社会教育衔接不够。(1)、与学校教育疏于沟通。许多问题家庭家长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认为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父母承担生活就行。(2)、与社区教育及单位教育不愿沟通。出了学校,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有问题也是家事,在面对社区或者是单位上门做工作时,不愿配合。(3)、与社会教育难以沟通。许多问题家庭在面对子女教育束手无策,需要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维权等服务时,不能很好的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一、问题家庭未成年人表现出来的特点

1、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由于问题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在社会上受到外界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问题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