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可行性报告
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政策,xx乡党委、政府前期拟定协调省、市、县有关部门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全面打造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补那村。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补那村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一)区位条件分析
补那村坐落在六盘水水城县xx乡境内,占地约6.5平方公里,距县城52公里,水黄公路穿境而过,距牂牁江1.5公里(水路),距黄果树风景区87公里,拟建补那至阿志河大桥油路4.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基础服务设施条件良好。
从地理位置上看,补那村在水城县东部,水黄路穿境而过,是省城进入水城的门户,被称之为“水城第一村”。
(二)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水城县xx乡补那村位于xx乡东面,距乡政府所在地8.5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组426户1768人,以布依族居住为主,约占全村总人口的93%。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居住在该村的布依族属喜鹊支系,该支系布依族来源具有神话般的传奇色彩;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及丰富的人文活动;具有独特的蜡染刺绣工艺及体现温带气候和农耕经济文化特色的布依族服饰。布依族“五等装”和“吹打锣”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在补那村还保存有标志着补那支系布依族来源的有“孔明置造”标识的铜鼓;有至今600余年的“同心树”;有保存完整的“五等装”(2013年呈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标志性建筑“王氏故居”;有独具特色布依美食;有完整沿袭的各种礼节庆典活动;境内黄果在水城境内早有名气,清朝水城厅通判陈昌言曾说“……黄果产于厅之补那,颇多售,亦颇广”;补那山清水秀,地杰人灵,抗暴英雄赵贤德故居位于田坝寨。同时,该村是xx乡万亩红心猕猴桃基地项目核心区,是省《牂牁湖旅游区总体规划》中的民族特色旅游三级景点开发风情村寨,也是2011年省政府命名的500个民族特色村寨之一,是建设民族文化与产业、民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理想村寨。
补那村背靠补那大山,面临平寨河(月亮河支系,牂牁江入江口),其建筑格局为典型的乡土风水格局,350余户布依族成片保存着100余栋古民居,是县内居住密度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居住着柏、王、罗等姓氏,以王氏居住为主,是中国传统布依文化和乡土文化的高度浓缩。
(三)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补那村是民俗、建筑、文物的活化石。它集中展现了xx独特的地域文化、宗族文化、风水文化、建筑文化、耕读文化、美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是活着的xx传统文化集大成者。
二、补那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自2011年实施补那村旅游项目开发以来,省、市、县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其快速发展。
乡镇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可行性报告
本文2013-02-01 08:45:11发表“可行性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3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