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2012年度互学互比汇报材料
一、2012年度重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2年,市委党校充分发挥干部培训轮训主阵地、服务中心工作创新智库和党性锻炼大熔炉作用,超额完成年初承诺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力落实市委市府要求,办学体制改革全国领先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下,我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勇于改革、自我加压、工作主动。年初在今年“十大重点项目”中增设市县党校建设联动工程。5月份主动成立专题调研组,赴各县(市、区)委党校调研,了解掌握全市县级党校建设情况、改革意愿和发展方向等,并向市委提交专题调研报告。陈德荣书记在调研报告上专门批示:要把加强党校建设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而推进体制改革当是治本之策。根据领导批示精神,我校于7月下旬多次深入各县(市、区),征求对办学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敢于创新、精心谋划、举措配套。8月初,按照市委要求,在李一飞校长直接指导下,参考借鉴各地成功经验,统筹谋划,设立专门机构,制订出台了“1+6”模式的《关于推进市县党校(行政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意见》,在一个主文件之外,附加教学科研“五统筹”、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评估等实施意见以及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成立办学质量评估委员会等6个配套文件。经多方征求意见充实完善后,9月28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3、善于推进、认真实施、进展迅速。11月7日,市委召开全市党校系统办学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后,我校迅即全面展开办学体制改革工作,短短一个月,我们已完成三项重点改革任务:一是整合市直部门干部培训资源,组建xx公共管理学院,于12月11日举行了xx公共管理学院挂牌成立仪式(组建公共管理学院在全国范围达到两个第一:全国党校系统第一家成立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市级党校第一家设立教学基地)。二是整合鹿城、龙湾、瓯海、洞头党校,承担“三区一县”及市级功能区干部教育培训职能。三是11月中下旬完成了全市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并于12月11日举行分校授牌仪式,对达到市级党校分校条件的瑞安、乐清、苍南三所党校授予分校牌子。
开展办学体制改革是我校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也是市委在我校年度工作之外追加的一项重大工作。这项工作的改革力度之大、资源整合之彻底、配套工作之全面在全国党校系统前所未有,改革的全面性、彻底性获得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xx日报》11月7日开辟专版予以报道)。
(二)加大破难攻坚力度,新校园迁建工程建设保质提速
为确保我校新校园迁建工程工期提前一年,2013年秋季开班办学的目标,面对人工工资、主材料涨价、资金周转乏力、施工方有怠工现象、主体工程设计变更等诸多压力,我校采取多项措施,千方百计破难攻坚,狠抓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5135万元的目标任务,投资率可达100%。并按照陈德荣书记对新校建设提出的“外观形象要突出地域、党校文化特色”的指示要求,我校对主体工程的外立面、屋顶平改坡和景观工程等项目进行优化调整、变更设计。按照“两个严格、两个确保”(严格安全生产、严格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进度)要求,以狠抓质量为目标,积极创建“精品工程”;以抢抓工期为重点,破难攻坚,发扬“5+2”、“白加黑”精神,千方百计抢抓施工进度;以安全生产为保障,积极创建“平安工地”,打造“阳光工程”。
(三)围绕提质增效目标,管理创新项目精品亮点凸现
1、干部素质提升工程超额翻倍完成。实施主体班次、部门培训和社会培训“三轮驱动”,截至11月底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7期,培训学员10799人次,完成率195%,超额翻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凸显了两大亮点:一是突出办班成效,围绕中心实施教学。年内,围绕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城乡统筹、社会管理创新、金改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等开展教学,并组织编写《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学习读本》教材,取得了良好的培训实效。二是突出社会效益,拓展培训规模。大力拓展部门培训、异地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办学渠道,尤其是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建立合作办学关系;与全国28个地市建立了委托培训关系;与中央党校研究生部和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等开展学历教育合作办学。
2、教学改革创新工程成果亮点纷呈。围绕提升教学品质,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多项教改走在全省党校系统前列。打造项目化教学、县(市、区)委书记论坛、学员辩论赛、调研论文答辩和“体验式”党性教育等特色品牌。特别是举办4期县(市、区)委书记论坛,在组织学员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现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把当地“一把手”请到党校作报告、谈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实现“以主战场为课堂、以实践者为老师”的目标(《xx日报》、xx电视台多次予以专题报道)。
3、“服务中心”智库工程实现提质升位。截至11月底,共完成科研课题88项,新获得课题立项90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4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居全省第三(与前两年相比,升位1位)。新组建的xx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获“xx市重点创新团队”表彰;xx发展研究中心获得市第一批十大重点社科基地称号。
4、《xx蓝皮书》品牌工程精品地位凸显。《xx蓝皮书》在中国社科院组织的全国185种参评皮书评价中排名44位,在地方发展类皮书中列第7位,且在全国党校系统是唯一的,得到社会各界及专家学者肯定,其社科研究学术品牌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5、人才强校培育工程成效提升明显。采取集中培训等十项措施推进“培训者培训”工程,教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6、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工程扎实有效推进。做好服务外包和物资采购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为新校园搬迁后勤社会化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7、市县党校建设联动工程稳步多方展开。按照“师资联训、教研互动、基地合用、资源共享”要求,启动全市党校系统教学科研“五统筹”,着力提升全市党校系统办学水平。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老校区由于客观硬件限制,在对学员的后勤服务保障上尚有不足。
二是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2013年度重点工作“十大项目”安排(详见附表)
三、决心和承诺
(一)坚定信心谋发展。我校将在学比中寻找差距,在赶超中奋勇争先,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党校事业转型发展。
(二)狠抓落实不懈怠。我校将建立三级抓层层负责制,进一步强化责任分解抓落实、强化责任督考抓落实,把目标任务变成一件一件实事、一项一项具体成绩。
(三)争创一流求实效。以“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汇聚合力,形成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全力推动我校各项工作进等升位、争创一流,为“三生融合·幸福xx”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市委党校2012年度互学互比汇报材料
本文2013-01-18 14:42:31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2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