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年度秋冬农业生产意见

栏目:汇报材料发布:2012-11-15浏览:2340下载249次收藏

秋冬农业生产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全年农业生产计划目标,为来年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抓好2012年全县秋冬农业生产,结合我*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核心,充分挖掘秋冬农业发展潜力,继续深化结构调整,扶持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秋冬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高新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二、目标任务  

(一)晚秋生产。全县晚秋作物计划播种面积7万亩,其中:秋马铃薯2万亩,晚秋粮豆3万亩(秋红薯1万亩、秋豆类1万亩、秋玉米1万亩);秋蔬菜1万亩,秋绿肥1万亩。  

(二)小春生产。小春粮油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0万亩,其中:小麦4万亩、油菜4万亩、蚕豆1万亩、杂粮1万亩。  

(三)冬季农业开发。冬季农业开发7万亩,其中:冬早蔬菜3.5万亩、冬马铃薯2万亩、冬玉米0.5万亩、冬季大田种草1万亩。  

(四)样板建设。继续实施万亩秋冬农业样板,其中:小麦500亩、油菜700亩、规范化蔬菜基地500亩(其中大棚蔬菜300亩)、秋绿肥3000亩,半边红李子3000亩。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秋冬农业生产重要性和必要性  

秋冬农业生产,既直接关系到当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关系到来年农业的开局乃至长远发展。近年来,我县持续了罕见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临严峻形势,秋冬农业生产作为当前恢复灾后生产的重要措施,对于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明年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务必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实现大春损失秋冬补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早计划、早安排,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克服不利因素,打好一场抗旱保增产、保增收的攻坚战,千方百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奋力夺取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确保农民增收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  

(二)突出特色,着力调整优化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  

搞好秋冬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产业调优,质量调好,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总体目标,按照“1125”产业发展布局以及2个“千亩蔬菜基地”和2个“万亩优质果园”规划,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坚持产量、质量、效益的统一,注重品牌、体现特色,加强优良品种推广,扩大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努力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种植结构。  

1.晚秋生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2年度秋冬农业生产意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