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行政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村为抓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安康的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全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被市县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旅游开发先进村”、“小康建设示范村”“卫生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概况
**行政村是***旅游开发驻地村,地处黄河沿岸,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其中小村92户216人,**村109户460人,其中劳力213人,党员24名。外出务工170人,个体商户46户。总土地面积为10042.8亩,其中红枣面积4000亩。2010年红枣产量达到174.3吨,总收入348.6万元,旅游收入3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该村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乡党委、政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二十字”建设方针,紧紧围绕“产业先行、科学规划、改善基础、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该村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22.1℃,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85天。该村靠近黄河,农田小区内桥、路、渠设施完备,确保**村农业生产旱能灌,涝能排。该村现辖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01户,人口676人,全村农业户口占99%以上,2010年全村出生率为7.3‰,自然增长率为5‰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落实,入学率达到100%。同时,在卫生、社保、广电、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二、具体做法
我村被列入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行列,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对我村的关心和支持,为此,我们按照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编制规划,全面组织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标准。着重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不断形成生态村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村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国家级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负责,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通过召开一系列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户主座谈会及组织党员外出参观等形式进行深入发动,利用宣传标语(牌)、文化示范户、会议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统一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村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妇联、民兵、全体党员、村民组长亲自动手,带头表率,农民群众积极配合、广泛参与,主动投工投劳,企业老板纷纷解囊,形成了全村上下,男女老少人人参与,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2)科学合理规划,确保创建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根据全国生态村的具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两个规划:《**村生态村
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本文2012-11-02 10:17:47发表“总结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1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