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新任职副处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课稿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12-10-12浏览:2598下载220次收藏

在全市新任职副处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衷心感谢市委党校给我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有幸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在基层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工作的点滴感受,感到无比荣幸。说实在话,当接到市委党校的通知,让我给大家讲课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压力,担心由于自己理论水平欠缺,把一些认识讲不到位,耽搁大家的宝贵时间。你们在市直部门工作多年,年轻有朝气,又都是高材生,论理论水平都比我高得多,等会讲课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在座的老师和同志们批评指正。我1980年参加工作,先在教育战线上工作5年,1985年到乡镇工作,先后担任乡镇经联委主任、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1996年至今又先后担任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30年的基层工作实践,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只得说是体会,经验谈得上。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讲“六句话12个字”,与大家交流、共勉。
第一句话:目标。目标即思路,有了目标,才能有工作方向和定位。不管干任何工作,首先思路要清晰、方向要正确,方法得当,才能事半功倍,走向成功,让组织和领导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目标不明,必然导致定位不准、思路不清、行动不力。思路是纲领,目标是方向。一个好的思路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思路正确,我们的辛苦才有回报;如果思路不对,我们的辛苦就是在制造落后。因此作为一把手,要吃透上情,把握下情,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就在座各位同志而言,刚到县里工作,担任常委或者副县长,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在地方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期待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那么怎样才能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工作目标呢?我认为,首先必须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首要条件。素质不高,就不会有好的见解、好的思路。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回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学习,尤其要通过学习,建立系统思维理念,养成动态思考、本质思考和整体思考的习惯,把学习过程变为解放自己、改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素质、超越自我的过程,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基本能力。我毕业于威县赵庄师范,和很多同志比起来,我的第一学历很低。可能是潜意识里有这样的压力,加上客观上工作的需要,使我多年来养成了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尤其是担任县委书记以来,我更是充分认识到县委书记的个人素养和能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党性、党风、党纪以及整个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因此更加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正是得益于多年的学习和思考,使我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知识逐渐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成熟起来,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明显提高,抓工作更加有章法和层次,工作起来也更加自信。因此,我们要有好的思路,必须要把学习当作首要任务,先学习,先提高,尽快进入角色,融入环境,打开局面;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开阔视野,增强把握全局的能力。其次必须把深入基层调研作为决策依据。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我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都会坚持先到基层调研,后听部门汇报,通过自己深入到村、到户,与支书交谈,与党员交谈,与群众交谈,掌握真实情况,熟知民情民意,既清楚自身有什么优势,又要找到工作的短板,对优势充分发挥,对短板及时修补,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符合科学发展观,也才能让群众满意。例如,我在巨鹿工作时,通过深入调研,充分认识到巨鹿到处是沙碱干旱地,农业条件差,要出亮点就必须把抓农业开发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巨鹿农业开发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在省里扛红旗、争第一。我刚到任县工作时,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发现任县的优势是土质肥沃,农业基础条件好,另外区位优势突出,短板却是因为土质肥沃,农民满足于大秋大麦,粮经比很低,2006年任县蔬菜种植面积仅5.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3.6%,于是我对蔬菜种植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查了邢台市共有多少人口?每天需要多少蔬菜?日销售量多少?目前需求是什么情况?需从外地运输过来多少蔬菜等等,通过调研,发现大棚蔬菜有很大的需求空间,任县区位优势这么好,县城还有大型的蔬菜交易市场,为什么不能在结构调整、蔬菜种植方面做好文章呢?所以我们就把结构调整尤其是大棚种植和植树造林作为发展农业的主攻方向,加大对蔬菜大棚种植的扶持力度,经过这几年努力,任县蔬菜大棚种植面积达到了13.6万亩,培育了宜采园、沃隆、甘寨绿等20多个蔬菜品牌商标,农民群众尝到了结构调整带来的甜头和效益,同时一举扭转了任县植树造林工作长期落实的局面,2009年荣获“全省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县”、“全省平原造林绿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再次必须提高自身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思考力是贫富差距的临界点,善于分析思考问题的人就能在机遇面前抢占先机。同样,思考力也是领导能力的临界点,思考能力弱,直接导致领导能力差,执行能力差。我每天都坚持6:00起床,利用早晨一个多小时时间学习思考。毛泽东说,领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两条: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主意从哪里来?从书本中来、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但离不开领导干部的思考和分析,没有思考就没有智慧,没有思考能力的干部难以形成独立的见解。两个学历相同、一起上任的局长,一个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另一个虽然干工作也很卖力气,但不善于思考,我敢保证,用不了两年,这两个干部的能力素质就会相差越来越远,工作业绩也会有较大的区别。思考不是凭空想象、标新立异,而是抓住主要矛盾,找到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对策。因此,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善于思考总结,多出一定的时间“踱方步”,遇事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举一反三,时刻在思考中干工作,分清主次本末、轻重缓急,从谋全局的高度去处理问题,善于分析思考什么是主要矛盾,哪些又是主要矛盾的主攻方向,遇事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把难事办成,做到纲举目张。另外,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进行综合分析、有理有据,不能好高鹜远、不切实际,更不能定得过低。如制定财政收入的目标,一定要综合各种税源点,把存量、增量摸清楚,分析透,这样定目标时才能有的放矢,符合实际。最后,必须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决策中的“策”就是出主意。我们一说出主意就想到专家,那是不对的,应该放开思维,更多地听听一线工作的干部群众的意见,然后再决策,“决”就是选定主意。军事家叫定决心,下决心,即指拍板。要多策少决。多策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民主决策,少决就是减少领导者,“决”的人少,才能够减少扯皮。决策的重点不是策而是决,要果断地选择、拍板,做出正确的决定。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遇事总是犹豫不决、拖拖拉拉、举棋不定,最后错失良机。
第二句话:担当。担当即责任,就是勇于担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温家宝总理曾经两次在全国“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新任职副处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课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