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邮政储蓄银行支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议邮政储蓄银行支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论文提纲】
一、我国邮政储蓄银行支农现状
(一)推广小额贷款
(二)开展银团贷款
(三)拓宽业务领域
二、邮政储蓄银行的比较优势
(一)营运规模优势
(二)运营成本优势
(三)依托资源优势
三、邮政储蓄银行支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
(二)业务品种不多
(三)技术设备落后
(四)专业人才匮乏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加大创新力度,建立面向农村的创新体系
(三)加大设备投入,建立安全快捷的网络系统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多元完善的人才梯队
【论文摘要】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采取开展银团贷款、推广小额信贷等措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但就目前邮储银行的支农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业务品种单一、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理顺管理体制、拓宽业务领域、积极引进人才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邮政储蓄银行;支农;现状;问题;对策
【正文】
一、我国邮政储蓄银行支农现状
(一)推广小额贷款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于2007年3月,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向农户和商户(小企业主)推出的贷款产品。这是近年来邮政储蓄银行重点推出的一项新的信贷业务,无须任何抵押或质押,手续简便,基本满足了农户和小企业主对小额、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截至2011年1月底,邮政储蓄小额贷款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00多个分支机构开办,其中县和县以下分支机构1459个,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00多亿元。预计到2011年底存量客户将超过500万,累计发放贷款2000亿元。
(二)开展银团贷款
邮储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批发大宗邮储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使资金大量回流农村,真正做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截至2011年1月末,支农协议存款余额为1000亿元,认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债券余额为500多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水利水电建设、农村供水给水项目建设和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
(三)拓宽业务领域
近年来,为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多元化的金融产品需求,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加大金融新产品开发的创新力度,产品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不仅开办了定期、活期、异地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同时积极开发了代收农电费、代发乡镇财政工资、代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代发粮食直补金和退耕还林款等多项满足农民需求的“特色”中间业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有效措施,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邮政储汇银行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一些偏远地区,已然成为最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被称为“百姓银行”
浅议邮政储蓄银行支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本文2012-08-31 17:05:0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1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