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2012年人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度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今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汇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xx同志亲临会议并将做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成绩突出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局上下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围绕构建“大就业、大人才、大保障、大调解、大服务”的工作目标,精诚团结,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开拓进取,重点工作有力实施,目标任务超额完成,我们的整体工作和主要单项工作都进入了全市先进行列:整体工作在全市人社系统排名第一,就业和小额担保贷款两个单项工作受到市政府表彰;职称、仲裁、人才、退休老干部、富士康招工等单项工作受到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表彰;在全区三级干部会上,人社局整体和机关党建工作受到表彰。我们的主要工作亮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城乡统筹,“大就业”工作再创新佳绩。一是就业工作目标超额完成。一年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通过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召开大型招聘会、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完善基层劳动保障信息平台等措施,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948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52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77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60人,再就业培训5230人,创业培训108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42人,分别完成年目标的152%、303%、529%、537%、113%、257%、105%,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四项目标完成情况全市排名第一。二是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有效。我们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工作。新增了5个就业见习基地,安置了1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毕业生见习人数全市第一;为区教育系统招聘了50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区纪检委、组织部全程监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题,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对申请就业援助的人员开展了大调查,共调查2129户,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71人,都已经通过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灵活就业等方式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人数从最初的30人达到2011年的800人,为300名灵活就业人员兑现了岗位补贴,安置人数和补贴金额再创新高;新增了红豆集团、华硕电脑等10余家特大型企业为劳务输出基地,输出农民工762人,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进一步提高。三是创业带动就业取得突破。我们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有力抓手,组织就业困难人员免费参加创业培训,为他们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等相结合的“一条龙”创业服务,帮助他们扩大经营,吸纳其他人群就业。2011年全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突破1亿元,扶持1300余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带动就业4300多人。由于成效显著,我区小额担保贷款经验从2008年至2011年先后4次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向全国推广。
(二)坚持人才优先,“大人才”工作迈出新步伐。一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建立完善了人才数据库,将全区4000余名各类人才分门别类,按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等要素进行统计,提高了人才查询和使用的效率;进一步完善人事代理政策,全年为各类人才代理、收集整理档案800份,签定人事代理合同559份,为270人代缴社会保险费190余万元。二是服务全区发展大局成效显著。大力支持濮东产业集聚区发展,组织了高级人才专场招聘会,招聘正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师等高级人才5名;全力做好职业介绍及相关管理服务工作,接待用人单位60家,登记空岗1200余个,介绍就业3000多人;开展了濮东产业集聚区人才现状调研活动,基本摸清了园区内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三是技能培训范围不断拓宽。举办了全区人社系统业务培训,对局劳动就业中心和10个劳动保障所的160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内容涵盖社会保险、劳动监察、调解仲裁等11项内容,有力的提升了人员素质;对全区事业单位17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素质教育公需科目培训;为丹尼斯、圣雅影城、久通摩擦片厂等300余名企业人员和区环卫局的100余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全年培训人数再创新高。
(三)坚持依法依规,“大保障”工作实现新跨越。一是扩面征缴力度持续增强。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保障需求出发,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下社区、进企业、讲政策,激发用工单位参保积极性,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全年共检查用人单位230户,涉及职工4000余人。二是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通过一系列扩面征缴措施,2011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684人、13368人、22714人、29045人、8461人,保险费征收分别达到970万元、384万元、3917万元、91万元、54万元,分别完成工作目标的184%、226%、145%、124%、159%。其中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征缴金额、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等四项目标完成情况全市排名第一。三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深入开展。我们加大对全区范围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主动检查用人单位369户(次),涉及职工7000余人;积极受理和处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全年共为270名劳动者追回工资55万余元,其中农民工工资近50万元,涉及农民工211人,法定时效结案率100%,有力地保障了全区的和谐稳定。
(四)坚持重视基层,“大调解”工作取得新突破。按照“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我们不断加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努力将调解网络向基层延伸,尽力将各类争议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建立了10个乡(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百姓量贩等32个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文教、卫生、广电旅游3个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除此以外,还指导48家百人以下企业安排了调解专干。目前,基层调解组织已基本覆盖全区,全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商户1100多家,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接受咨询3000多人次;共鉴证劳动合同5100余份,督促企业补签劳动合同1000余份;受理仲裁案件72件,调解处理67件,涉案金额326万余元,调解结案率达到93%,法定时效内结案率100%。由于工作成效显著,省人社厅领导先后三次到我区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五)坚持优质高效,“大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一是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抓学习强素质、抓制度强规范、抓业务上水平、抓服务促效能、抓党风促党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一创双优”等活动,干部队伍素质和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提高了全局的整体素质。二是基层基础建设取得实效。对部分劳保所进行了搬迁和规范化改造,完善了劳动保障信息平台,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理业务;健全了《劳动保障所考核办法》、《小额担保贷款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考核办法,为开展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为各级媒体上报信息240篇,刊发90篇,其中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的数量占三分之一,有力地宣传了我区各项人社工作。三是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人群的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出台了《xx区人社局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12条扶持政策,从人才支持、创业扶持、社会保障等方面服务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陆续举办了“春风行动”、“就业
局长在2012年人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12-03-01 22:07:44发表“总结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0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