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教案: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局党委的按排,组织我们下属专职书记开展小小党课支部行活动。说老实话,心里对自己有点不自信,因为第一,走上讲台象这样一本正经讲课是第一次,所以感觉自己有点怯场;第二,因为自己水平有限,怕讲的课大家不喜欢听。所以,在这里先和大家打声招呼,请大家要有个心里准备,不要对我抱有太大的期望。
在正式讲课前,我想先讲一个《哲学家与船夫》的小故事。一位哲学家乘船到河对岸,看到老船夫一直在使劲地划船,非常辛苦。于是哲学家问:“老先生,你学过哲学吗?”船夫回答道:“抱歉,先生,我没有学过。”哲学家说:“那太遗憾了,你失去了50%的生命呀。”过一会儿,哲学家又问:“老先生,你学过数学吗?”那位老船夫自卑地说:“对不起先生,我没有学过数学。”哲学家接着说:“哎呀!太遗憾了,那你将失去80%的生命呀。”这时,一个巨浪突然把船打翻,两人同时落水。船夫看着哲学家拼命挣扎,就问:“先生,你学过游泳吗?”哲学家说:“我没有学过游泳。”老船夫无奈地说:“哎呀,那真抱歉,你将失去100%的生命了。”
我讲这个小故事,丝毫没有贬低知识重要性的意思,只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头脑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惊涛骇浪是不能划上等号的。只有具备强大的行动能力,才能用自己头脑中的学问去和现实生活中的惊涛骇浪对抗。现实很无情,这是现今社会人人皆知的事实。在无情的现实中搏击需要强大的行动力,这个行动力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执行力。今天,我想分三个部分,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的涵义与构成。
其实,执行力是个老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哲学博士保罗•托马斯和剑桥大学博士、杜克大学商学院教授大卫•伯恩提出的,他们认为执行力在社会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概念上说,执行力,通常指的是组织内设部门或个人贯彻战略意图,完成规定任务,实现预设目标而体现出来的能力。大部分人对其比较通俗的理解就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执行力其实就是“做”的能力,即选用合适的人用科学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
执行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执行力,二是组织的执行力。今天,我主要侧重于从个人的执行力方面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执行力的构成,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一是完成任务的意识。
二是完成任务的意愿。
三是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是完成任务的程度。
那么,具体到我们的党员干部中,执行力又应包含哪几个主要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包含以下九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政策领悟力。执行力首先是一种领悟力。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提出向东部沿海或南方的一些省(市)等先进地区学习。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地方在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政策执行的领悟力比较强。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同样的政策环境,为什么有的地方发展快,而有的地方发展慢呢,就是因为对政策和环境的理解领悟不一样。
二是依法行政能力。作为一个执法者,如果自己吃不透相关法律法规,,那执法的质量也肯定有问题。
三是实践结合力。要求我们党员干部一方面要了解“上情”,也就是充分领悟上级政策或决策的目的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理解“下情”,把握本单位、本部门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去“结合”。
四是高效服务能力。要善于运用好的方法和技能,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持续创新力。党员干部的创新力,是指在工作中能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提出新见解、找出新办法。很多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工作干得如何,与这个人的创新力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讲,关键时刻,办不成的事办成了,完不成的任务完成了,争取不下的政策争取下来了,说明创新力就强。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就是创造性地执行。
六是团结协作能力。有句俗话说的好,“相互补台共同上台,相互拆台共同垮台”。所以我们要倡导团结协作、和谐友善的风气。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管理学中木桶理论说,一只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同样,一个单位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它最薄弱的环节。现在,又有了新木桶理论。新木桶理论指出,木桶的有效容积不仅仅取决于木桶木板的长短,更取决于每块木板是否嵌合紧密。同样,一个单位执行力的强弱更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团结共事的和谐氛围以及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只有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并与其他同志密切配合,才能建立起协调运转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达到“ 1+1>2”的效果,形成优秀的执行团队。
七是沟通协调力。当前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增强,这要求我们要加强交流沟通,由于人们所处位置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导致对政策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从而常常会影响执行力。
八是快速应变能力。干部必须做到思想敏锐,行动迅速,快速反应。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尤其对可能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突发性事件,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果断处置。
九是矛盾化解力。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以上是对执行力的涵义与构成的理解,介绍了什么是执行力和党员干部应有什么样的执行力。
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是:
二、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的重要意义
美国有一个学者,叫艾利森,他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管理学中有个定律叫格瑞斯特定律,这个定律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中国有个管理学家,名叫汪中求,他也指出:“中国绝不缺雄才武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执行的重要性的。那么,如果从加强党员干部执行力建设
党课讲稿教案: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
本文2011-11-17 08:52:39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9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