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赴江苏昆山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1-11-02浏览:2510下载132次收藏
且行且思话心得  求新求变谋发展    

                              

      9月24日 至30日我们按照县委的安排,赴江苏昆山学习。通过几天听昆山党校老师的讲课,开发区项目负责人的讲解,以及到企业和开发区参观学习。使我切身感受到昆山经济发展的蒸蒸日上,昆山干部那种想在先、干在前的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和处处体现招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给了我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维震撼。  

    昆山依托苏州紧邻上海市,我县靠近承德紧邻北京市,都是靠近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大都市。昆山30年前也是传统的农业县,辖区面积927平方公里,不足我县的三分之一。然而,昆山2010年gdp2100亿元,财政收入482亿元,是我县的40余倍。我县与昆山比,区位相似,起点相似,自然资源还远胜于昆山,但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思路没有昆山人开阔,观念没有昆山人创新。昆山作为中国的最强县,还在对标新加坡、台湾、韩国,向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而我们却坐在家里为回忆过去而沾沾自喜。  

昆山以其不足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国5%的gdp,全国2.8%的进出口总额,积聚了全国1.8%的到账外资,和1/9的台资,生产了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他们靠的是什么?我们又该借鉴什么?这两个问题近日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昆山的成功让我感想颇多……  

一、几点感想  

感想一:先进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跨越发展的永恒主题。这次考察学习,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思想解放应成为思维惯性,永无止境。昆山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断解放思想。观念新则思路广,思路广则发展快,因此解放思想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市场,适时、适地、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是昆山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活的灵魂,成为了昆山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昆山人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都有不同的思路和强烈的超前意识。这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来自于昆山人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昆山经济发展形势的精确分析,来自于对国家各个时期各项政策的深刻理解, 相应而来的是更加开阔和创新的发展思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的时侯,昆山各级领导班子便率先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束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军工企业,完成初步的资本积累和经验积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工业化进入了初始阶段;到了九十年代初,中央关于沿海开放战略刚一提出,昆山又先于省内外其他城市捷足先登,开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久,又呼应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进行了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接着,又突出了it产业这个重点,使昆山成了全国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正是由于敏锐地抓住了这几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昆山的发展才超越了其他县市,成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强县。现在的“昆山之路”是昆山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观念的硕果。  

    感想二:把握区位优势的准确定位。昆山充分利用毗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赴江苏昆山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