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机关一把手谈思想道德建设研讨文章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1-09-24浏览:2194下载231次收藏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推动全党思想道德建设发展,从战略上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机关处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的中枢地位,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对于机关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来说,深入研究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把握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把握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内容和原则
(一)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思想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等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信仰、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和道德风尚。作为一种理性的认识,它属于思想的范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想形态,既涉及人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又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主要通过说服力和劝导力、社会舆论以及风俗习惯和人的信念起作用,着重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提出善良与高尚的要求,人类对思想道德的践行与追求是无止境的。“思想道德”作为一个专门概念较早出现在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确界定了“思想道德”这一概念所属领域。而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科学地界定了“思想道德”的性质和内涵。所以,“思想道德”一词虽然由“思想”和“道德”两个词组成,由于中央文件和思想理论界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专门名词。
   
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情况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此,思想道德是经济关系的产物,是围绕着经济关系展开的,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客观具体的,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群体,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份子,从思想道德的概念上讲同其他社会成员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原则要求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更加强调政治观念。具有如下特征要求:
   
一是阶级性要求。从阶级性要求出发,机关党员干部必须将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信念具体化为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躬行实践。每个党员干部应加强包括无产阶级道德在内的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二是示范性要求。首先,从道德自觉方面说,机关党员干部不但应自觉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且还要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培养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用自己的先进性影响、引导、教育人民群众。其次,党员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最主要还是贯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即是要做道德行为的表率。再次,党员干部还应做道德作风和道德情操上的表率,时时处处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带头反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扫除社会各种丑恶现象。
   
三是现实性要求。机关党员干部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崭新的道德。这种道德的责任要求是:要保持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良心评判,褒扬真、善、美,鞭鞑假、恶、丑,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善的社会氛围。
   
(二)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或核心,表现为一种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面貌,反映一个人的形象和人格。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也可以说社会伦理),主要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着眼于机关党员干部所负的责任和所处的位置,重点阐述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内容。
   
1.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导向.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不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利益关系不同,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必定存在个体差异。机关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是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既需要拥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一般价值观,又必须具有作为公务人员和党员特殊的价值观,还必须把道德价值观作为公务行为的准则。只有时刻用这种特殊的价值观校准自己对行为,才能成为社会公众所期望的合格的公务人员。机关党员干部这种特殊的价值观并不是在其作为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生成的,而是在其作为公共管理人员的职业活动中产生的,是市场经济的公共要求在思想意识深层的凝结,这是一个合格的机关党员干部必备的条件。在当前,应当把权力观作为重点,指导党员干部的权力运作方向,规范权力道德行为。一是要树立人民利益至上观念。核心是以个人还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即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对于机关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将人生的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中。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三是要树立民主法治观念。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党员干部才能掌好权、用好权。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
   
2.道德规范。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是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的主人,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自觉代表。面对道德多样化的局面,机关党员干部必需要从和一般公民的相互比较中弄清楚适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努力达到对社会的无私奉献,为人民竭诚服务的人生境界。当前,对机关党员干部还没有明确的道德规范,但我认为应当把握两条,就是做人和做“官”。一是做“官”先要做人。高尚的人品是干好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加强自身的人品修养,以高尚的人品取信于人民群众。二是做“官”要以德为先。领导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职业道德和党性修养不仅关系到自身,而且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总之,机关党员干部的道德规范应当有更高的要求,不仅应具备职业道德,做到恪尽职守,还应具备政治道德,做到政治坚定,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江泽民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64字创业精神;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机关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只有政治坚定、辛勤为民、廉洁自律、实事求是、光明磊落,不以个人和小集团的荣辱好恶来左右自己的政治态度,才能使群众产生敬佩感和信赖感,从而把群众吸引到身边,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奋斗。
   
(三)机关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1.先进性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是先进性和广泛性的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机关一把手谈思想道德建设研讨文章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