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版图书整理可行性报告
一、当代版图书整理背景
(一)当代版图书整理的意义和价值
书籍是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积淀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进化、创造、思想信息的存贮。当代版图书的开发和利用,关系到弘扬民族文化和现代化中国建设。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理应引起深切的关注。
当代版图书整理出版工作对中华民族来说有着特殊意义,因为这些图书和典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整理出版好当代版图书,对于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国家对图书整理的政策及整理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图书整理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巨大的支持。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指示和关怀下,“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点校出版,成为新中国文化事业中前所未有的一件盛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在加强对全国图书整理出版工作的规划和领导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重大工程、重点选题的资金支持,图书整理和出版工作成绩斐然,呈现出勃勃生机。
1.图书整理出版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60年间全国共整理出版图书近2万种,其中80%是改革开放30年间完成的。图书整理出版规划不断完善。从1958年到2006年,先后制定了6个图书整理的中长期规划,涉及近4000个品种。
2.图书资源梳理编目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家谱总目》及各馆藏、地方文献等综合目录先后编纂出版。《中国古籍总目》首次集中全面清理图书总数的集成性成果,收录图书收藏机构逾千家,汇集整理了全球收藏的现存中国图书的绝大部分版本,颇具价值。
3.在大型出版工程系列化和重要图书整理出版方面,《全宋诗》、《全宋文》、《全元文》、《全明文》、《全元戏曲》、《全粤诗》陆续问世。《四库全书》(两种藏本),《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等陆续影印出版。另有《中华大藏经》以及一批总集、别集、大型类书丛书出版。各类大型出土文献和海外汉籍出版已成规模。如俄藏、英藏、法藏敦煌文献,俄藏黑水城文献,吐鲁番出土文书系列,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本等。
4.建国以来图书整理出版事业的基本成就是:(1)加强了出书的系统性。各类图书丛书或成系列的图书发展很快。这些成系统的图书,依次相从,为研究者提供了搜集、利用的便利。(2)扩大了整理出版的领域。如诗文集,已从著名作家扩大到过去注意不多的人物,甚至奸臣严嵩的《铃山堂集》,阮大铖的《咏怀堂集》也整理出版。历史书已由正史过渡到野史笔记和稀见史书的整理。哲学书不仅儒、佛、道典籍大量出版,其他哲学著作也陆续整理出版。(3)文史工作者所需要的基本当代版图书、大型工具书也陆续出版或重印。(4)一些大型丛书,往往几家出
当代版图书整理可行性报告
本文2011-09-12 16:21:42发表“可行性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9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