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
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调查及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增加,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老年问题凸显。而农村养老保险作为农村养老的基本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我国农民今后的养老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今后农民要享受相对较高水平的社会养老待遇,主要靠参加养老保险制度来实现。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有效维护农村社会安定稳定,推动农业发展,彻底解决农民老龄化的问题。
关键词:新型养老保险 农民 农村
一、 问题的提出及展开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60岁老龄人口已达总人口12.3%,65岁以上则有8.1%。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人口老龄化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农村只剩下留守儿童和老人,这严重危害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此次调查旨在摸清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实施状况,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6份,回收50份,占75.6%,其中有效问卷50份。
二、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其中男30人,女20人,调查人为重庆本地。学历情况如下:小学及其以下42.0%,初中34.0%,高中及中专10.0%,大专及其以上12.0%。
2.婚姻及家庭状况。
调查者中未婚16.0%,已婚无子女4.0%,已婚有子女78.0%,调查人员大部分为已婚人员。其中未婚子女与父母合住者15人,已婚夫妻与子女合住15人,婚后父母与子女孙子女合住8人,已婚无子女6人,已婚和未婚兄弟姐妹与父母同住3人,其他3人,由此可见,我国农民的家庭居住情况较为复杂,但以子女和父母共同居住为主,这反映了我国家庭赡养为主的传统养老体制。
3.收入状况。
图一为所调查人员的年均人纯收入情况,平均人均年纯收入3413.26元,可以看出农民总体收入偏低,支付能力低,养老保险基金的资本积累成了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关键性问题,政府买单的可能性增大。
图一
60岁以上老人的收入来源中,劳动收入和老人的养老储蓄是老人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均有40%。而其他的子女的供养,农村养老保险,非农业收入和政府与集体的援助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养老保险仍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这和我国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社会状况不相符合,同国际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很大差距。
(二)、现有农村养老保障现状调查。
1.农民参加现有农村养老保险类型调查。据调查如图二显示,现有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农民主要养老保险方式,占到58.0%,而商业保险和职业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等专业性保险所占比重均很小。这就是现有农村养老保险主要是靠政府推动,农民养老保险意识不足,商业保险发展也严重滞后。
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
本文2011-08-23 02:24:2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9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