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栏目:可行性报告发布:2011-08-17浏览:2352下载193次收藏
永州市舜皇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委托单位:永州舜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论证单位: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湖南大学
项目论证人员: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区位条件
2.1区域位置
2.2用地规模
2.3自然环境条件
2.4交通条件
2.5人文历史
2.6农业优势
2.7制约因素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市场概论
3.2产品市场
3.3产品销售
3.4市场风险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4.1仿生态甲鱼
4.2果树、蔬菜
4.3蜈蚣
4.4养猪
4.5养鸡
第五章  产品方案
5.1仿生态甲鱼
5.2优质蔬菜种植
5.3优质水果种植
5.4蜈蚣
5.5养猪
5.6养鸡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范围
6.2投资估算依据
6.3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4资金来源与筹措
6.5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第七章 财务评价与技术经济指标
7.1财务评价依据
7.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
7.3项目总成本
7.4财务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
7.5不确定性分析
7.6财务评价结论
第八章 环境影响及生态效果评价
8.1环境影响评价
8.1.1仿生态甲鱼
8.1.2果树、蔬菜
8.1.3蜈蚣
8.1.4猪、鸡
8.2生态效果评价
8.2.1生态连接模式
8.2.2生态效果
第九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9.1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9.2组织机构和职能划分
9.3项目经营管理措施
9.4经营管理措施
9.5技术培训
9.6劳动保护与安全性
9.7项目实施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0.1可行性研究结论
10.2问题与建议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永州市舜皇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单位:永州市舜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王小平
    企业性质:民营
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永州市东安县横塘镇带家村
    建设规模与目标:
(1)       生态甲鱼养殖示范园区:1000亩。
(2)       果树与蔬菜示范园区:1200亩。
(3)       蜈蚣养殖示范园区:100亩。
(4)       牲猪生态繁养示范园区:300亩。
(5)       “东安”鸡生态养殖示范园区:350亩。
1.1.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单位:永州市舜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王小平
1.1.6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10470.3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720.3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750万元。按计划实现投资和建设后,正常生产年总利润可达5448.49万元。
1.1.7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设后,为永州市农业产业化起到龙头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直接安排就业人员近1000人,间接带动农户和养殖户1000户,可使农户和养殖户增收近3000万元。
1.1.8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1)投资利润率:41.04%
    (2)投资利税率:27.49%
    (3)财务净现值:10853.3万元
    (4)投资回收期限:6.17年(所得税后)
    (5)盈亏平衡点:bep=21.14%
    (6)财务内部收益率:24.22%
1.1.9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项目第一期开发2000亩,项目第二期开发3000亩。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年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意见》。
1.2.2  2004年《湖南养殖工作会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2006]96号《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关于在我省建立深圳绿色生猪、水产品生产基地的通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2006]99号: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深圳市食品安全“五大工程”政府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深圳市农业渔业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2.3《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东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2.4国家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ny、t相关系列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1.2.5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其他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及定额等。
1.2.6建设单位和编写人员提供和调查的有关基础资料。
1.3综合评估和论证结论
1.3.1综合评估
    东安县具有适宜的生态养殖、种植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和较好的养殖、种植基础。猪、鸡、鳖、蜈蚣等在当地生长快,耗料省,品质好,容易饲养,当地无污染企业和其他特别的污染源,因而按照生态安全要求生产的猪、鳖,蜈蚣、果蔬等产品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在永州市和安东县建设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仅可行,而且建设项目建成江在促进永州市和东安县的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生产业化、组织化的程度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及下岗工人的就业安置、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大、积极作用。项目采用生态设计和国内现有的成功技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具有投入少、产值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有广阔发展前景。
1.3.2论证结论
建设年孵化鸡苗500万只,出栏商品猪3万只,年产甲鱼80万只,商品甲鱼40万斤,培育蜈蚣5000万尾,种植特种水果和蔬菜1200亩的综合开发项目可行,也很必要。
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鉴于项目园开发生产的绿色产品需要的先进技术,但项目单位目前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建议采用目前国内效先进,较成熟的种养技术和生产设备,聘请相关方面的技术人员、专家作为公司的职员和顾问,并尽快培养公司自己的技术骨干,壮大自己的技术力量,在产业链管理中,注意处理好基地农户的利益关系,加强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不断树立公司形象,重视品牌建设,积极开展产品营销,扩大市场份额。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区位条件
2.1区域位置
   园区所在地东安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素有“湘南门户”之称。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总人口59.9万人。县境南郊广西全州,东靠永州市区,北连邵阳,西接新宁,是通往大西南的咽喉。湘桂铁路、洛湛铁路、207国道、1812省道穿境而过,园区距衡昆高速公路、永州机场也仅6--20公路,已经形成公路、铁路、客运立体交通网络。
2.2用地规模
   具体规划选址位于湖南省东安县横塘镇代价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庙头镇田庄屋交界地的丘陵地,占地面积约330余公顷(5000余亩)。其中规划用地包括:
   生猪生态繁养示范园区300亩,其中一期建设用地约100亩;
   生态甲鱼养殖示范场(以仿生态甲鱼养殖为主)1000亩,其中一期建设用地约600亩;
   绿色果蔬种植基地1200亩,其中一期建设用地约600亩,包括绿色果树种植基地400亩,绿色蔬菜基地200亩;
   “东安鸡”生态养殖示范场350亩,其中圈养及设施用地50亩,山林生态放养300亩;
药用蜈蚣养殖示范场100亩,其中一期建设用地约50亩;
农家乐休闲娱乐观光园1500余亩(第二期用地,不纳入本次规划编制范围);
基础设施及绿化美化作用地300余亩。
2.3自然环境条件
   园区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四周青山围绕,阡陌纵横,民风纯朴,平地、丘陵、山地各种地形具备,植被结构完整,形态自然,东临茶香河,西靠湘江,环境安静优美,是绿色农业生产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对园区功能区划、产品生产、研究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程造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园区内山多、石头多,成土母质主要为沉积型石灰岩、河流冲积物等,地貌以岗地为主,包括红土灰岩低岗地和红土灰岩高岗地,植被主要为灌木林,部分为油茶林和马尾松林。
园区所在地属中亚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适中,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8度,最低气温-7.4度,最高气温为39.8度。降水量1310.10mm,平均相对湿度为80%,日照时数1540小时,无霜期294天。
2.4交通条件
永州舜皇生态农业示范园位于湖南省东安县横塘镇高峰乡带家村,正是国道207线、铁路湘桂线、国道322及衡昆高速公路交织的金三角地带。东部与石期市镇毗邻,东南部与零陵区相接,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交界,北与紫溪市镇、大江口乡相连,距衡湘桂铁路庙头车站仅10公里之遥,距横昆高速公路珠山出口仅12公里,距县城42公里,距永州市60公里。茶香河穿境而过,在石期市镇注入湘江。石横、横俞公路贯穿全境,与国道207、322相连,交通十分便利。这些是园区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交通依托,良好的路网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交通保障。
2.5人文历史
   永州被潇湘二水融和贯穿,古称“潇湘”。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汇自然情趣与历史文化于一身,赢得了古今文人墨客的咏叹。
   永州之野,有山水之美,也有溶岩之奇;有楼塔寺庙之壮观,也有木雕碑刻之胜异。九嶷山之神奇,阳明山之险峻,舜皇山之秀美,千里瑶山之古朴,构成了永州迷人的自然风光。又有舜帝古陵、浯溪摩崖、宁远文庙、道州月岩、远古石棚等名胜,形同碧玉珍珠,撒落在永州之野,  生辉,令人流连忘返。
   永州作为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使我国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影响源远流长。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周郭颐的理学,怀素的狂草、何兆基的书法艺术,以及古老的“女书”,是潇湘文化及至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
   瑶民“依山险而居”,登山惟恐不高,入林惟恐不深。“南岭无山不有瑶”,在南中国最大的山地----南岭腹地,有瑶族人口聚居最集中、地域最广大的中国瑶族第一县----绍基、著名瑶族起义首领赵金龙都是永州山水孕育的杰出历史人物。近现代时期,永州这块土地上,又涌现出大批著名人物,如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达,北伐名将蒋先云,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智,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江华等。
   舜帝时道德文化的鼻祖,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柳宗元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一千多年前,奇异的永州之野造就了柳宗元的永州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而千百年来柳宗元的永州奇文为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江华瑶族自治县,有神秘的瑶族发源地----江永千家峒,有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原始自然分光和瑶族风情。
   永州的碑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名人的诗文碑刻之多,价值之高就可称得上湖南之冠。如浯溪三绝堂内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大唐中兴颂》;柳子堂后壁上唐代韩愈作文、苏轼书丹、颂扬柳子德政的《荔子碑》,历史上二者皆“称三绝”,可以说是碑林中的旷世杰作,文物中的稀世珍宝。
 “女书“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千百年来,只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近邻一带瑶族妇女中,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女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植根甚古、牵涉面颇广、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2.6农业优势
  永州市安东县境内农场品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稻谷,柑橘、杉木、楠竹、油茶、白果、大蒜、烤烟、花生及生猪、菜牛、灰鹅、山羊等,以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瘦肉型猪、柑橘、楠竹基地县和全国银杏之乡,是全国商品粮、瘦肉型猪和柑橘、楠竹、白果(银杏)生产基地县之一。安东鸡、紫皮大蒜驰名省内外。今年来、安东县在抓好粮食、生猪、蔬菜等传统产业改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东安鸡、银杏、柑橘、楠竹四大特色产业,东安鸡是东安的特产,系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其制品是国宴菜谱之一,名列八大湘菜之首。全县种植银杏7.6万亩,银杏保健茶厂、天健银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开发出银杏保健茶、银杏保健枕芯、银杏果脯、银杏酒等系列产品。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常年生产量5万吨左右。全县利用楠竹种植多的优势,全力打造楠竹产业新链条。四大特色产业已推动全县农业产业进程的主要支柱。
横塘镇是东安县的黑山羊养殖地,又是林木、柑橘的重点产区。镇经济中以农业为主,境内有凤凰山林场、蔬菜深加工厂,林业加工厂、速生丰产林基地等。
东安县交通发达,物产丰富,辐射范围广,生产技术设备处具规模,对外联系广泛,因而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贸工农一体化、外向型经济、科技产业和旅游事业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与潜力。
2.7制约因素
2.7.1地处东安县南部,与南县距离相对较远,且道路状况较差;
2.7.2园区内基础设施匮乏,入园道路工程较大;
2.7.3园区内位于湖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两省交界之处,涉及不同的行政管辖范围;
2.7.4本地缺少规模化的科技产业,高科技氛围欠佳,缺乏影响力和辐射力;
2.7.5缺少相应支撑于园区发展的教育与科研机构,自我完善的技能相对较弱。
    综合评价优势大于劣势,通过合理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生态农业原理,打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并与农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进行秘密合作,改善硬环境,项目园区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章      市场分析
本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和产品生产,均遵照国家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ny、相关系列行业标准和操作规划操作,以基地示范,带动专业户的模式生产绿色农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道路。
3.1市场概论
3.1.1仿生态甲鱼
   鳖俗称“甲鱼”、“水鱼”、“脚鱼”、“圆鱼”、“团鱼”。鳖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是滋阴潜阳、破结软坚的民间常用药,鳖的裙边宽厚,是鳖营养最丰富的地方,鳖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级水产品,中医认为它有活血化瘀、滋补强身的功效,通常将它作为病后或术后身体虚弱的滋补保健食品。我国民间普遍认为吃鳖有防癌治癌作用,现已被科学成果证实。鳖的经济价值较高,是畅销国际市场、传统的水产出口商品之一。
中华鳖的养殖经过了4个阶段:1.寄养年代,从二十世纪80年代,是我国农村颇为活跃的一个时期。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烟   林立,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多种经营”,大农业的各个分支——农、林、牧、副、渔开始“百花齐放”。农民在自家地里建鱼池,并围上防盗铁丝网,春、夏买鳖放池喂养,冬天出售,赚取季节差价开启了鳖春买冬卖的“寄养年代”2.工厂化大生产时期,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到1995年,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出现“一人发财、万民效  的现象,买鳖的高效利润,使更多的农民、企业、党政机关等加入到养鳖队伍中,鳖价也炒到了令人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