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调查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5-06-02浏览:2484下载168次收藏

新形势下转变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

——关于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有关情况的调查

 

徐  承  运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尤其是实施“一免两补”政策后,农业和农村工作又一次发生历史性重大变革。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环境面前,如何转变乡村干部工作职能和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最近,围绕这一课题,我带领县委办、组织部、农委和乡企办抽调人员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到祯祥镇,就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觉是,祯祥镇在转变工作职能上进行了可贵的超前探索,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是新形势下转变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促使乡镇政府工作职能真正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型向示范服务型的转变。

一、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无偿服务和微利服务相结合,探索创建了“实体+服务”的运作模式。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均是顺应乡镇机构改革的需要成立的,由原农业技术推广站、水利站、农机站、畜牧站和林业站人员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在调查中了解到,该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对工作定位和运营机制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乡镇事业机构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淡化,实体化特征和服务性因素明显体现。一是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机制。祯祥镇注重吸取企业管理经验,对事业中心的人员管理、业务开展、资本核算和效益分配充分放权,实现了由政府包办向中心自主办的初步转变。该中心现有的25名干部基本上与镇行政事务脱钩,集中精力兴办园区、培训农民、组织协会、经营农资。该中心设有主任、会计、技术员、业务员等岗位,主任是中心的法人代表,在农资经营、业务管理上可以充分行使法人职权。价值26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和38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由中心负责管理。人员工资奖金与个人工作实绩挂钩,按岗定责,按劳取酬。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中心从每年收益中拿出20%作为中心人员的奖励基金。2003年末,由于超额完成效益指标,每个干部除了工资一分不少,还兑现了奖金,最高的4000多元。二是采用了市场化运营机制。经过三年多积极运作,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初步构建了面向市场、联结农户、微利经营的发展格局。该中心通过联营联合,与大庆化肥集团、南京南化集团、江苏撒特利复合肥公司、吉林省种子公司、山东绿源集团等多家省内外大中企业建立了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在项目开发、物资营销、产品销售和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引进等各个方面实现了与大市场的对接。在用人上,大胆采用竞争上岗、聘任制的方式,面向社会聘用了46名年富力强、具备专业素质的 工作人员。三是实行了合同化服务机制。祯祥镇注重引导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处理好服务与经营的关系,确定了服务农民至上、致富农民为重的工作原则,坚持先服务后经营、先促农增收后搞自身创收,并以合同或契约的形式,确保服务要求和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如在提供优质种肥上,中心与农户达成协议,进行承诺式服务,经销进货渠道可靠、价格合理、群众认可的优质种肥,使祯祥镇种肥市场基本消除制假贩假现象,带动了规范化经营,使本镇农民不出镇就可买到质好价优的种肥,大大方便了农民。在进行技术推广和服务的同时,以订单等形式联结农户。农业服务中心今年共与500多户农民签订了玉米、大豆、葵花等产品的销售订单。在服务畜牧业发展上,中心实行服务质量与工资奖金挂钩的管理体制,把防疫费的25%作为防疫人员的工资,把工资的40%作为浮动工资,以此约束防疫人员高质高效开展技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调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