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镇)申报材料
**县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镇)申报材料
目 录
第一章 **镇区域概况……………………………………2
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
2.1 政策和法规依据…………………………………………4
2.2 **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意见………………………6
2.3 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必要性…………………………7
第三章 **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8
3.1 经济发展水平……………………………………………8
3.2 基础设施水平……………………………………………10
3.3 社会公共服务水平……………………………………11
3.4 社会保障水平…………………………………………12
第四章 试点的有利条件分析……………………………12
4.1 区位优势………………………………………………13
4.2 资源优势………………………………………………13
4.3 政策优势………………………………………………14
4.4新农村建设基础良好……………………………………15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思路…………………………………16
5.1 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16
5.2 主要目标………………………………………………17
5.3 主要建设内容…………………………………………19
第六章 开展试点的保障措施……………………………24
6.1 组织保障措施…………………………………………24
6.2 制度保障措施…………………………………………24
6.3 资金筹集措施…………………………………………25
6.4 前期工作计划…………………………………………26
第一章 **镇区域概况
**镇地处怀化市 **县东半部的沅江两岸,是**县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西与新建、相接,南与**为界,北和**、**毗邻。全镇总面积71.9平方公里,辖15个村2个居委会,122个村民小组,5850户,总人口21752人,种养大户81户,耕地158183亩,林地808000亩。水陆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经济较发达,社会安定。
**镇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电站建设为契机,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过去的五年,建成了**信用社大楼、**市场、**粮站商住楼、**县第二幼儿园、天使大厦、怀蓉宾馆、**车站站务楼商住楼、邮政大楼、医院门诊大楼和住院大楼、老政府综合商住楼、新政府办公楼和住宿楼、新区商住楼(20栋)等,新增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城镇人口达到6000余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并完善了城镇水、电、路和环卫、绿化等配套设施。投资100万元完成了城镇主次干道硬化,投资50万元完成了城镇绿化,投资62万元完成了城镇108盏路灯亮化工程,投资230万元完成了城镇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680万元完成了城镇防洪堤建设。城镇范围内共有大型百货超市4家;大型服装超市3家,小型服装店10余家;大型综合性家电超市1家,小型家电商店5家;大型网吧3家,大型酒店4家,小型饭店10余家,各类饮食店20余家。
全镇共有山塘、水库193座,总库容491万立方米,分**、**、**三个灌区。全镇主干渠道52公里,现已三面防渗硬化36公里,可灌溉农田615公顷,基本能旱涝保收。全镇有自来水供水公司1个,受益范围4个村(居)委会921户2730余人。该镇境内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是**镇等6乡镇的电力枢纽中心,附近乡村用电均由这里供给,能充分保证中小型工厂用电量。境内还有小型发电站1座,装机容量250千瓦时,年发电量80万千瓦/时。总投资16.8亿元的**水电站已于2008年建成。全镇15个村2个居委会均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参改户数达4326户,全部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15个村2个居委会公路均已到村到组。全镇已全部实现电视、电话村村通,共装载电话645部,境内有信号接转塔2座,通信方便快捷。全镇有线电视用户1600余户。
**镇有万册图书馆1座,已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农民业余文化相当丰富,境内有业余“霸王鞭”队伍12支,有舞狮队2支,有民间剧团1个,曾被评为 “湖南省霸王鞭艺术之乡”,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国家农业部评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镇有中学1座,分南校、北校,全校有教师114人,学生1700余人,占地面积54亩。有中心小学1所,村小8所,共有教师120余人,学生1400余人,占地面积61亩。学校教育条件良好,目前,小学已普及电脑、 英语教育,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好。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座,占地7400平方米,有医生与护士75人,床位40个,村级卫生所13所,医生13人。设备较先进,医疗卫生条件较好。全镇有敬老院1所。
**镇名胜古迹较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全镇有古遗址1处(诸葛城古战场遗址),古建筑2处(周氏宗祠、黄溪明清古建筑群),古墓葬1处(新屋战国墓群),革命文物1处(**事变烈士纪念塔),山水景观7处。**旅游风景区于2004年“五一”节正式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目前已成为周边地区的旅游热点。全镇还有参天古树500余颗,古道观、 古寺5处,均极具游览价值。
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政策和法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建设为主题,党和国家对“三农”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胡锦涛主席强调: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温家宝总理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统筹的思路,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重点抓的工作是: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③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④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承续“十一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决策,明确提出: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湖南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2011年初,湖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周强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城乡对接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建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会议指出:2011年在全省启动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
2.2 **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意见
根据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怀化市委农村工作部《关于申报全省“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的通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交由有关职能部门调研论证,通过科学比较和筛选,同意将具有比较优势条件的**镇定为**县全省“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
2.3 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必要性
2.3.1 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攻方向。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制订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基础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体制日益健全,对全县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目前**县农业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经济结构的层次还比较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比较普遍,宗族、宗派问题比较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镇)申报材料
本文2011-07-21 16:09:20发表“申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9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