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丹心一片寄农田
——记xx大汶口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景生
“种业成长不仅影响农业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所以,要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这是原国家农业部孙政才部长到大汶口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试验田考察时向在场的广大农业工作者说的话,回想起孙部长的一席话,王景生的心情仍然十分激动。
今年60岁的王景生,是岱岳区大汶口镇郝石村人,虽然已步入花甲之年,但仍然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
在其他人眼里,育种工作是一个与繁、累、苦结缘的活儿,可在王景生的心里却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分量。在人生的履历上,他用一颗赤诚的心,用一片满腔的情,勾画出一道道由麦浪编织的绚丽人生。
孜孜以求的是敬业奉献
早先在镇农技站工作时,王景生就从事粮食作物高产的研究工作。2003年9月,王景生同志在镇机关的岗位上退了下来,离岗后,他没有赋闲在家,毅然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农田,从事起他的老本行,接受大汶口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的聘任后,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辛勤耕耘,凭着实干精神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会员的信任,2008年12月,协会党支部成立,大家一致推选他为党支部书记。
小麦育种“杂交容易,选育难”。真正选育出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新品种不是容易的事。杂交后代的选择是否准确是决定育种成败的关键,选得准,选育需要时间就短,成功率就高,选不准,选育时间长,成功率低,甚至几年也选不出一个新品种。多年来,为了准确掌握小麦试验品种各期生长动态,他经常头顶烈日,一身水,一身汗地进行田间观察记录,有时为了搞准数据,多选样本,或为小麦进行人工授粉,他要在田间蹲数小时,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几口随身携带的凉开水,常常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在起初进行小麦育种研究的日子里,他老伴思想不通,有抵触情绪,埋怨丈夫不务正业,认为小麦育种工作辛苦,没有多少经济回报,占用时间多,家里责任田做不了不说,家里的很多事也耽误了。村里也有人冷言冷语,嘲笑他头脑发热,每个月拿着几千元工资,放着好日子不过,偏遭这份罪?面对别人的质疑,他总是泯然一笑,面对老伴的埋怨,他就不停地做思想工作,直至老伴思想开通,由
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本文2011-07-13 22:15:13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9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