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药监局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心得体会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1-05-21浏览:2409下载202次收藏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在法律和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超越法律或者法规的规定擅自行事。具体来说:行政机关在制定规范、实施立法活动等抽象行政行为时应做到依法行政,符合法律优先的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决策以及具体行政行为时应遵循依法行政原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必须体现权、责统一的原则,不仅要遵守或依据实体法,也要遵守程序法,所有违法行为必须予以撤销或改变;一切行政行为都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一、依法行政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一)合法行政

合法行政包括行政机关的职权法定和行政权力的行使要合法两方面。

 1.职权法定

首先行政主体必须合法。行使行政权的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行政机关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药监局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