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煤矿职工代表大会行政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5-06-01浏览:2623下载154次收藏
借势而上 顺势而谋 蓄势而发

 

——在第六届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

第六届第三次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二○○五年一月二十一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特别是04年在企业实践中的经历与思考,回顾在改革发展中的经验与心得,感受创业的历程,感悟行进中的思索。动员全矿广大干部职工借势而上、执着进取、求真务实、以科学发展观锻造成长型新企业,建设“四年十五亿”卓越新鄂煤。今天的会议,既是全矿的职工代表大会、工作会,又是安全会,更是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动员会。现在,我代表矿经营班子成员向大会作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关于近几年来工作的简要总结

2001年以来的四年,是新鄂煤全体员工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改革创新的四年;是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创业不止的四年;是阔步前进、决战决胜、勇立潮头、最快最好的四年。四年来,全矿干部职工在矿党政一班人的带领下,始终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改革发展为主题,以做大做强企业为目标,认认真真工作,扎扎实实做事,在历届矿领导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在广大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兢兢业业、锁定目标、一丝不苟,书写出鄂庄煤矿宏伟蓬勃、昂扬激越、辉煌坚实的崭新篇章。在2001年—2004年四年的经营期间,全矿十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为:

1、原煤产量:累计完成412.54万吨,比计划359万吨增产53.54万吨,增幅14.91 %;比1997年-2000年前四年同期经营期间308.64万吨增产103.9万吨,增幅33.66%;

2、原煤销量:累计完成412.55万吨,比计划359万吨增销53.55万吨,增幅14.92 %;比前四年311.65万吨增销100.9万吨,增幅32.38%;

3、掘进进尺:累计完成58039米,比计划44800米超进13239米,超幅29.55 %;比前四年44451米超进13588米,超幅30.57%;

4、销售收入:累计实现85654万元,比计划68920万元增收16734万元,增幅24.28 %;比前四年55617万元增收30037万元,增幅54.01%;

5、综合成本:完成138.22元/吨,比计划138.68元/吨下降0.46元/吨,降幅0.33%;比前四年154.78元/吨下降16.56元/吨,降幅10.70%;

6、利润:累计完成17181万元,比计划14334万元增盈2847万元,增幅19.86 %;比前四年145万元增盈17036万元,增幅11748.97%;

7、人均年收入:实现13693元,比计划10500元增加3193元,增幅30.40%;比前四年8977元增加4716元,增幅52.54%;

8、全员效率:完成2.445吨/工,比计划2.389吨/工提高0.056吨/工,增幅2.35%;比前四年2.016吨/工提高0.429吨/工,增幅21.29%;

9、非煤产值:累计完成63955万元,比计划40200万元上升23755万元,升幅69.22%;比前四年14722万元上升49233万元,升幅234.41%;

10、安全生产: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实现连续第12个安全年,连续安全生产4642天,安全产煤1100万吨,继续保持了全国同类矿井安全生产最好水平。

总之,四年来,我们按照集团公司战略部署与科学规划,不拖泥带水、不左顾右盼、不等不靠,开创出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总结近年来在安全生产、发展创业、改革创新等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我把它简要归纳为“十句话、十大特点、十个关键词”:

(一)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决非一朝一夕一时之功。四年来,全矿干部职工不折不扣执行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兢兢业业落实各自责任、按部就班运行整个系统环节,创造出许多卓越的安全经验、安全做法和安全模式。

安全生产本身就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系统管理工程,要做到持续安全更是难上加难。鄂庄矿所创出全国同类矿井安全生产最好水平,得益于矿党政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创造出一种环境氛围和执行标准;得益于全矿干部职工长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全力以赴的责任和敬业精神;得益于一种“设定目标、没有任何借口、坚定不移地完成”的态度和行为;得益于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管理风格。我们认为,每个单位的安全都是管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工作都是拼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只要持之以恒,只要敢于动真,勇于认真,善于求真,就没有管不了、抓不好、干不成的事情。

2001年以来,我们立足于持续安全观,多层面分三个阶段推进了安全生产系统工程建设。一是着眼于解决干部职工思想麻痹、盲目乐观、松懈厌战等不良情绪以及思想隐患,培育了以“五个四”为核心的安全文化理念、安全亲情理念、安全执行理念,实施“文化管理”,以共有的安全价值观来打造驱动持续安全的人文环境,解决了干部职工为什么要搞安全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着眼于增强安全生产操作环节的连续性,减少管理过程的随意性,杜绝制度落实的反弹性,实施“闭环管理”,以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执行方案,解决了怎么样去搞安全的工作标准问题。三是着眼于责任落实问题,实施“严管理”,它同时也是贯穿于三个阶段始终的管理手段。以干部职工卓越的执行力解决了如何去搞好安全的管理方略问题。通过这些年来的安全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优秀的安全理念、安全制度、管理办法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彻底执行,要保障安全那就是空话一句!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其价值。执行就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过程,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执行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对于领导者来讲,执行就是系统化运作流程、领导者对方法、目标的讨论和坚持不懈的改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目前,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的《煤矿安全规程》共二十一章、751条,《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分六大部分、3994条,《作业规程》共细分了15章、60条;集团公司细化考核的一号安全指令、停止作业23条规定、各专业技术管理规定、企业标准及各类安全管理制度1822条。这些规定共细分为5876条,就这些规章制度本身而言,其涵盖的范围广、专业的门类全、规则的标准细、规范的考核实。但是这“5876条”的安全管理规定,如果有一半在现场得到彻底执行和认真落实,那么全国煤矿的安全状况将会得到根本改观,全国的矿工兄弟就不可能有6000多人在04年中牺牲。

纵观各类煤矿每一次安全事故,绝大部分都有“安全责任制不落实”这一因素,都存在着“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严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严,才能保证有纪律有秩序有战斗力。正所谓“真管真安全、真抓真有效、真干真出成绩”。因此,我们着眼于创造全面、全员、全过程、可持续的安全新局面,着眼于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打造了卓越的团队执行力,让执行贯穿于企业的全过程,实施全流程的安全层次控制,创造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将安全生产持续落实到每时每刻。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严管理工作的执行程序、方法和过程归纳为看似简单、真正长期坚持做到却很难的十句话。

1、一井两餐三会。 各单位的区长每天上午下井,中班开班前会,晚上7:30分参加矿生产调度会,晚上8:30分召开夜班班前会,以“百分之百的时间、百分之百的过程、百分之百的空间”投入安全生产。

2、早七晚九,星期天也不走。机关科室各级领导干部每天早七点到矿,晚上加班到九点,统一集体就餐。生产线管理人员每晚必须参加调度会,并在会上研究解决当天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人,限期解决,一年365天,除春节放假外,天天如此。

3、不换面貌就换人。对执行不力、安全无序、事故频发、累推不动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免职,没有换个地方、照顾安排个副科级之说。2001年以来,已先后有21名科(区)长正科级管理干部直接免职当工人,无安全就是无地位。

4、责任量化处罚到人头。对于执行不力、管理混乱等因素影响安全生产的责任人,一律实行罚款制度。仅去年3月份,就累计罚款6.8万元,其中对副总罚款最高的达到470元,对区长罚款最高的达到888元,有三位区长的罚款额超过700元,对科长罚款最高的达到600元。

5、罚款当天交现金。对发生各类事故的责任单位和相关联的专业及各级领导,都“明码标价”,对于各类罚款,不论是矿领导还是一般工人,必须由本人拿身份证到财务部门亲自现金交款,否则,第二天翻番,第三天是工人的下岗,是干部的免职。

6、处理问题不过天。对在现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处理问题不过天,对有关责任者,按责任大小联责处分,绝不姑息迁就,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形成了任何事情只要有安排,肯定有监督、有考核、有奖惩的反馈执行机制。

7、现场电话交接班。各基层单位党支部书记、车间工会主席、副区长、技术员分三班盯岗,现场电话交接班,与工人同上同下,我们称之为“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

8、手机一响、50元交上。我们规定各类会议绝不能出现手机响声,否则每响一声罚款50元。以制度的约束力让纪律根植于职工的心中、把细节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带动了各个层面执行力的提升。

9、有作为才有地位。凡是连续三个月质量达不到一级、出现重伤事故的单位,对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实行集体跳水免职,重新组阁。2001年以来,已先后组阁生产区队3个,集体跳水18人。多年来,对各类事故责任人给予降档、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处理的就达 386人次。

10、长期坚持,雷打不动。每月由矿长或生产矿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总工程师组织的重大隐患排查、安监处长组织的质量验收评估长期坚持、雷打不动。

在推进企业持续安全的工作中,我们通过扎实创建和精心培育卓越的团队执行力,将执行的观念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大脑中,同时延伸出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执行力不仅保障了我们安全生产的持续推进,更催生出企业改革发展的无穷动力,昂扬了精神、锻炼了队伍、积蓄了力量。矿产经营公司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安全的局面为支撑,面对建矿以来采场生产条件最困难、接续最紧张的实际,通力协作、有序组织、强化细节、敬业奉献,各生产单位紧紧围绕中心任务,以更加严格细致的管理,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优化提升了整个生产系统环节,保障了煤炭主业二次提速,为我们腾出精力来去跑项目、跑资源、跑资金、搞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我们在安全生产上取得了累累硕果,被授予了安全程度评价a级矿井称号、全省第一家拿到安全生产许可证,“双基”建设通过省局验收,质量标准化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顺利实现了“1212”安全目标,安全周期再度刷新历史记录,这些成绩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全矿干部职工特别是采掘一线和井下辅助单位的干部职工的心血、汗水和奉献。在此,我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二)发展创业是战略谋划最根本的问题。所谓“二次创业”,正是一种自我更新、自我突破、自我提升的过程。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借势造势、整合资源、科学发展的创业之路,融入了区域经济的大潮,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在非煤项目运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资源储量为基础、以产业整合为手段、以价值提升为目标、以终级利润为结果”的科学发展方略,以横向扩张获取规模化优势,以纵向一体化经营实现价值链的上端拓展,促成了非煤经济跨越发展。2004年新开工的水泥、焊剂、冶炼三个项目已经全部投产,今年预计企业总产值突破15个亿,其中非煤产值12个亿。纵观近年来我们非煤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十大特点:

 1、思路实。在项目具体筹建运营中,我们结合非煤产业战略规划并融入区域特色,遵循市场导向,一切着眼于实际,着眼于效益,着眼于后劲,重点抓了以煤为基础的关联扩张。定位是推进资源整合、决胜资本之路,通过合资、兼并、控股、租赁等形式来获得对更大资本的支配权,即把“蛋糕做大”。通过外力发展自己,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其他企业合作开拓市场,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运营风险,从而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更大的资本增值,实现了资本运营与核心竞争力、企业经济实力与品牌优势、低成本扩张和资本收益的最佳结合,构筑起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宽阔平台。

2、产业宽。非煤要发展,必须要上项目。但是如何“把项目发展起来、让管理机制活起来、把经营薪酬定下来”往往是制约企业项目发展的关键所在。按照“开放式”办企业的要求,我们创新了“资源储量-产业整合-价值提升-终极利润”的发展脉络和经营思维,着力创造产业整合新价值,重点塑造出三条产业链,即:

①煤—电—粉煤灰—水泥、建材产业链;

②矿石—矿粉—生铁-铸造产业链;

③煤层气—陶瓷—建筑安装—房产开发产业链。

三条产业链指明了项目发展的脉络,互相关联、资源共享、自然对接,带来了资源的整合,推进了技术、管理优势的互补、市场网络的共享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加速了企业发展层次的提升和发展进程的跨越。使企业的项目发展更加科学而避免了盲从,更加理性而避免了盲目,更加创新而避免了盲然。

3、速度快。按照这样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集团公司资源配置、资金渠道、管理品牌等多层面的强力支撑,从2002年开始,我们共上马了11个项目,平均每2.5个月就有一个新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进入去年下半年以来,6月8号莱新铁矿选矿厂投产, 8月8号莱新铁矿投产,10月18号阳光水泥投产,11月8号阳光焊剂二期投产,12月28号阳光冶炼点火烘炉,基本上是月月有新项目投产,经济总量、经济规模不断膨胀。其中2001年-2004年非煤产值完成情况为:

2001年完成非煤产值4102万元;

2002年完成非煤产值5620万元,比2001年上升1518万元,升幅37.01%;

2003年完成非煤产值12045万元,比2002年上升6425万元,升幅114.32%;

2004年完成非煤产值4.2 亿元,比2003年上升30000万元,升幅248.69%。比2001年上升38000万元,升幅923.89%。

2005年力争完成非煤产值12亿元,比2004年翻两番,企业总产值到15亿,确保实现“四年十五亿”。

4、机制新。着眼于让项目经营者用自己的钱办自己事,把公家的事变成自家事,真正从机制上为非煤企业基业长青提供保障,我们重点对非煤项目建设机制及经营者薪酬方案管理考核体系予以重新架构:

理论依据:近几年来,mbo在中国的主流意识里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产权制度改革方式。所谓mbo,即我们所说的“管理者收购”或“经理层收购”,从实质上来说,就是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运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目的是谋求企业的下一步发展。

虽然国资委发布有关信息表示,实施mbo并控股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太相符,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但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可以探索试行管理层收购或控股,也就是说,国有中小型企业可以mbo。以此为依据,我们对非煤项目建设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思考,坚持做到:

①对新建非煤企业不再实行国有和集体老体制,必须从开始建设就参照mbo构建新机制;

②对新建机制必须参照mbo进行改革,在条件不成熟时,应逐步进行mbo配套建设。

结构设计:参照mbo的机制模式,借鉴集团公司对经营者管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煤矿职工代表大会行政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