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1-01-28浏览:2667下载185次收藏

 

一、2010年全市畜牧业发展成效及特点  

2010年以来,畜牧业发展形势极为复杂。上半年,多数畜禽养殖效益下滑,特别是生猪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养殖者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下半年,畜产品价格迅速上扬,养殖业进入赢利阶段。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既咬定目标不放松,始终坚持大方向不改变,又根据市场形势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较好地实现了“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的同步、协调,全市畜牧业发展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态势。到年底,全市奶牛存栏 10.5万头、生猪年出栏530万头、肉牛出栏85万头、家禽饲养量2.2亿只,肉产66.5万吨、蛋产33.3万吨、奶产24万吨,与上年相比除肉牛以外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畜牧业产值1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到45%,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130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0%。主要工作成效及特点:  

(一)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品质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和“抓千区、带万户、促增收”活动为载体,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基地建设。到年底,临邑县林子生态肉鸡养殖小区等60处示范场区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平原县田园20万只有机鸡产业基地等6个优质畜牧生产基地初具规模;齐河县福地养殖有限公司等11处场区获批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禹城市安氏乐业食品有限公司等25处场区获批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已连续实施五年的“抓千区、带万户、促增收”活动顺利推进,全市新增规模饲养场区400多处,是全年任务的两倍多,新增饲养大户2100多个,超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统计显示,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规模饲养场和小区3900多个,发展饲养大户3.6万个,规模饲养所占比率上升到70%,全市畜禽养殖方式已由分散饲养为主转变为规模饲养为主。  

(二)一体化合作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引导,大力扶持,继续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组织等方式,建立涉及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合作生产模式。全市新增涉牧企业12家,扩建龙头企业15家,新增和规范畜牧合作组织50多个。特别是六和产业集群日渐壮大,已发展项目19个,分布在7个县市区,总投资12亿元,年产值60亿元,涉及种畜禽生产、孵化、养殖、宰杀、熟食加工、饲料生产等多个产业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化生产体系。目前,我市已拥有限额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45家,形成了500万头生猪、30万头肉牛、3亿只家禽、15万吨牛奶和300万吨饲料的加工能力;发展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182个。以这些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为核心,我市畜禽养殖初步达到了一体化经营,越来越多的畜产品实现就地转化增值,并进入到京津济、长三角及国外高端市场。  

(三)品牌化经营销售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做好品牌经营。齐河“鲁裕牌”生猪等26个畜产品品牌和产地获得无公害认证;临盘蛋鸭养殖基地成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0年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