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东营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2005年4月11日)
近年来,东营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紧紧围绕全市农业与农村工作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做到依法治农促发展,依法护农促增收,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一、深入调研,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统筹城乡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去年,全省“三农”工作现场会在东营召开,省委、省政府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推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促进“三农”问题得到更快更好解决,根据市委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集中力量,利用近三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市五个县区、部分重点乡镇、二十多个部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走访群众和人大代表等多种形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基本状况。在充分肯定成绩、找准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思路对策和办法措施,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告经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同意后,以市人大常委会文件报市委,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将报告转发全市,并明确提出,我们对农民是既欠帐又欠情,应该还帐于“三农”,还情于“三农”,市财政再难也要为农民排忧解难,再紧也要挤出人财物投向“三农”。所提意见建议被市委决策时采纳,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打破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的思维定势,综合考虑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市民和农民,按照“工农互补、城乡互动”的思路,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观念,切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工农协调推进的新路子,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市本级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3.8亿元,2004年达到4.6亿元,2005年将达到4.9亿元,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二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9.6%,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三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33元,增长14.9%。四是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坚持“用老板的钱干发展的大事,用财政的钱干百姓的难事”,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事业。目前,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五通”(村村通柏油路、通汽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中小学微机联网校校通)、“五保”(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五救助”(教育救助、残疾人救助、灾害救助、老年人救助、住房
依法监督城乡统筹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本文2005-05-31 19:43: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