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县卫生工作总结及2011年的工作打算
市卫生局:
2010年卫生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重点工作成绩突出,创新工作效果凸显,各项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今年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疗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为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完成93.22%,超额完成92%以上的目标;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925万人,补种率97.5%;为70例贫穷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复明手术,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数40例,完成比例203%;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56%,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3.8‰,低于目标任务12‰;县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内外部装修已接近尾声,预计2011年6月投入使用。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目标
(一)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1.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2010年南溪县共有农业人口34万余人,参合农民318259人,参合率达93.22%,超额完成市上下达参合率92%的目标任务,覆盖全县15个乡镇。截止11月底,基金总支出3554.99万元,其中,家庭帐户支出312.77万元,门诊统筹支出429.11万元,住院支出2813.11万元。全县参合农民受益总人次为433225人次,其中住院补偿31577人次,门诊统筹补偿314331人次,家庭帐户补偿85582人次,住院正常分娩补偿944人次,特殊病种补偿45人次,其它补偿746人次。启动了2011年新农合参合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筹资工作推进顺利,预计在12月底完成93%的参合率。
2. 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落实惠民政策。为了确保我县新农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基金安全,保障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结合我县新农合中存在的问题,我局制定了《卫生局关于新农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新农合服务行为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新农合专管员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完善了25名专管员派驻制度,在原有派驻制度的基础上,细化职责、职能,从德、能、勤、绩、廉等5个方面以月考核和年度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评。加强新农合报账监管工作,充分发挥专管员监督职能,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加强人员学习和培训;建立了以住院率、次均费用、日均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新农合住院床位数等评价系,严格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了新农合基金安全使用;建立健全了新农合公示、告知制度。
3.在马家乡3个村卫生室实行定点住院报账,每个卫生室核定了床位3张,促使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队伍优化、工作规范、功能齐全、方便群众、服务经济”的农村卫生办医格局。
(二)“捆绑竞价、优选配送”,认真做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今年我县被市上确定为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试点县。为深入推进新医改工作,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结合新医改政策要求,紧扣时代脉搏,一是今年5月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竞选,确定了优选配送单位,中选配送额约为205万元,较预计配送额600万元降低了近395万元,既方便了医院,群众也得到了实惠;二是对卫生院的药物购销工作和药配后续监管工作制定了措施,落实了责任;三是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于2010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额销售,同时按照常住人口人均3元的标准给予了补助,全年共补助25.4万元;四是实施了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在新农合报账中比非基本药物高5%;五是县医院、中医院、二医院、妇幼保健院基本药物各项工作按省、市购销要求全面推进。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今年继续以卫生项目带动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已建项目的后续工作。去年争取的拉动内需第一批四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水毁工程和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均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是妥善解决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以bt招商方式为县妇幼保健院融资200多万元,解决了建设资金面临断链的难题,得到省卫生厅高度赞扬。三是做好在建项目的工作。县医院外科综合大楼装修已接近尾声,很快将投入使用;30个村卫生室12月底能全面完成;两个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
2. 积极配合开展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全年有5名医师参加全科医生系统培训,2名参加全科医生骨干再培训,4名参加全科医师再培训。探索开展医师多点执业活动,县人民医院派出麻醉、内科、外科等4名骨干医师到对口支援单位进行多点执业活动。县人民医院积极推广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标准和规范,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了对招募的5名执业医师的管理,项目资金全部兑现给个人,同时参与本单位的绩效工资分配,让他们能留得住,为当地的老百姓更好的服务。
3. 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按照“实际需要、方便百姓”的原则,选择三个中心地段设立村卫生室,对原来不符合设置规划的村卫生室关、停、并、转,乡村医生由乡卫生院统一调配使用。对卫生院和三个村卫生室建章立制,实行“八统一管理”,即:统一行政业务管理、统一机构设置、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设备器械药品购销、统一档案规范、统一制度建设、统一人员调配、统一福利待遇。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形成整体,全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四)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为城乡居民实施规范的健康档案管理服务。今年为城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7000份,建档率41.64%,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03092份,建档率34.37%,全县健康档案合格率97%,健康档案使用率100%。
2、开展健康教育服务。今年全县共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6种35万余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8种1.3万余次2.6万余小时,共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248个,其中乡镇级34个、村级214个,举办健教专栏1012栏,其中乡镇级156栏、村级856栏,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08次,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512次,其中乡镇级216次、村级1296次。
3、对0-36个月儿童实施健康管理服务。今年共出生儿童3095名,建档3034份,建档率98.31%,儿童健康管理率98.31%,儿童系统管理率90.34%,新生儿访视率95.43%。
4、对孕产妇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今年全县共有孕产妇3183名,建立健康档案3023份,建档率94.97%,早孕建册率91.3%,产前健康管理率96.04%,产后访视率96.08%。
5、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服务。今年共为2799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及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73.69%,健康体检表完整率95.6%。
6、实施预防接种服务。适龄儿童建证率100%,“五苗”单项接种率均在98%以上,扩大免疫苗接种率均在90%以上。
7、严格实施传染病报告和处理。今年1—11月共报告传染病585例,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100%,传染病发病率139.29/十万,与去年同期比稳中有降。
8、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服务。今年高血压和糖尿病分别筛查了69158人和17586人,筛查率分别达2029/万和516/万,建立高血压和糖尿病档案分别为6210人份和1068人份,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率和糖尿病人群血糖控制率分别为64.23%和58.62%,规范管理率分别为76.31%和72.3%。
9、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今年共发现重性精神病188例,建档188人份,管理率6.91%,实际规范管理了137人,规范管理率达67.5%,显好率57.21%
三、强势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从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我县历来重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制度。一是重视预案编订。为了科
2010年县卫生工作总结及2011年的工作打算
本文2010-12-26 17:35:15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8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