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采油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0-12-22浏览:2293下载222次收藏

对于以生产超稠油为主的采油作业六区来说,能够实现井站用气的自给自足可谓一件“难心事”!但近几年来,该作业区却成功解开了这个“心结”,实现年年助燃创效。成功果实的获得与一个人的辛勤付出息息相关,他就是采油作业六区生产管理组组长xx。  

1996年7月,刚刚20出头的xx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从来到曙光采油厂的第一天起,xx就立志要以石油管理事业为舞台,在施展自己远大报复的天地里,倾尽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油田生产管理实践,他深感自己现场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欠缺。于是,他想办法进行自我“充电”。白天上站,他主动与有经验的老工人探讨单井管理方法;晚上回家,他参照专业书籍分析油井管理规律。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与现场管理经验的有机结合,使xx很快完成了从一名莘莘学子到采油生产管理干部的角色转换,1999年,他走上了作业区生产管理组长的岗位。2000年由他负责开展的“抽油杆优化设计”工作全面展开,当年全区维护作业井次比上年下降了15%。   

2003年年初,采油作业六区成立了“十大精细管理共产党员工程”项目组,在十个工程中,“助燃创效工程”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几年“淘金式”的排查,该区的收气井数已占开井总数的90%,要完成创效指标,难度不言而喻,但郑军却主动请缨,因为他坚信:在科学殿堂的入口处,只有吃得了苦,受得了罪,才能昂首跨入而不悔!工作中他肯于钻研、善于分析、敢抓善管,总结实施了“开气源、控气耗、早助燃、增时率”的助燃创效“四步管理法”,在全区收气助燃挖潜空间十分窄小的情况下,几年来累计实现外供气1450万方,助燃创效620万元。  

勤于动脑,逐站逐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采油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