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疆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10-12-17浏览:2526下载131次收藏
一、社会保障政策稳步推进,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疆社会保障事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迅速得到了恢复、建立、改革和发展。回顾所走过的历程,主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得十四大召开前,是社会保障制度恢复和改革探索时期;1992年10月至今,为社会保障制度迅速发展和制度建立健全时期。尤其是1998年以来,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新疆社会保障在体制创新、制度改革、科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新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由“全部包揽”向“三方分担”;由“平均主义”向“公平与效率兼顾”;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由“局部覆盖”向“全面覆盖”;由“物质保障”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二、社会保险体系日臻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国家一系列有关政策规定,对新疆区的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恢复、建立、改革和完善。三十年来,新疆区社会保险业务持续全面拓展,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统筹层次不断提升,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参保人员得到的实惠更多。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主导的社会保险体系。

  截至2007年末,全区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885.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0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44.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51.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32.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51.6万人。当年征收五项社会保险基金139.7亿元,总支出98.4亿元,累计结余255.5亿元。全区企业退休人员由社区直接管理的人数从2002年的零纳入,增长到2007年的34.6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5.3%。

  (一)基本养老保险确保了离退休人员生活得到了保障,社会发放率逐年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建立到不断完善,始终紧密结合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按照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采取了积极稳妥的措施。尤其进入本世纪以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基金征缴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截至2007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5万人,比2000年增长46.2%。其中,职工156.9万人,离退休人员48.1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73.9亿元,增长1.8倍,征缴率为98%。全年发放养老保险金58.66亿元,实现养老保险金发放率达到100%。已连续十年确保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于2003年完成了企业历年拖欠2.6亿元养老金的补发。与此同时,自治区还大力推行养老金由银行或邮局代发的办法,使全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和管理,并向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展顺利,职工的基本医疗得到较好保障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实行的仍是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公费医疗制度,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实行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支付。城镇企业单位实行劳保医疗制度,职工的医疗费用由企业支付。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开始探索医疗费用与个人利益挂钩、医疗费用定额管理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等改革办法。经过十年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于1999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规划》,标志着新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扩大为城镇各类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公有制企业单位及职工和城镇个体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已基本建立起了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制度、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截至2007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44.8万人,比2000年增长1.8倍,征缴医疗保险费38.7亿元,增长15.4倍,征缴率为99.4%。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框架。

  (三)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人数不断增加

  新疆于1986年正式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当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疆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