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他把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扛在肩上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0-12-17浏览:2896下载216次收藏

他把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扛在肩上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达州十优交警向守牧  

   

又是一年清明节。  

在达州市凤凰山公墓里,垒着一座新坟。坟前伫立着一大群人,有领导,有警察,有车主,有驾驶员,有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她)们纷纷把鲜花、香蜡敬献在坟前,个个脸色凝重,潸然泪下。  

千呼万唤,已唤不醒静静躺在墓穴里的那颗忠魂。长眠在这里的,是达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一大队四中队原中队长向守牧。  

长期以来,向守牧始终坚持把本职岗位当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平台,把创造性地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人民警察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具体行动,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集体三等功1次,个人获得嘉奖6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党员”各 4次,并被评为达州市十优交警。尤其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依然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忘我精神始终坚持战斗在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运输、春运安全保卫执勤和“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第一线,2009年大年初一(2月26日),在圆满完成了大件运输任务、在站完除夕的最后一班岗之后,向守牧同志终因积劳成疾不幸累倒在他深爱着的交通管理事业的道路上,用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曲人民公仆感天动地的壮歌。向守牧累倒后,引起了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然而虽经全力抢救,但无情的病魔还是于2009年3月14日夺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优秀交通警察、一名优秀公务员年仅42岁的宝贵生命。  

目前,中共达州市委已作出向向守牧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党员、公务员向向守牧同志学习, 并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市政府为他追记二等功。  

   

交警的办公室在路上。长期以来,向守牧同志把岗位当做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的平台,他心系大局,忘我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最终倒在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保驾护航的道路上。  

2008年12月,国家重点工程宣汉普光天然气净化厂的建设所必需的特大设备一级吸收塔将在这一阶段进场。该设备长36米,宽4.6米,高4.8米,重360多吨,是达州市有史以来承运的最庞大的机械设备。而一般公路和桥梁都是按汽车20吨拖车100吨设计的,允许在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都是长在18米、宽2.5米,高4米(集装箱4.2米)以下。这项大件运输任务引起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中石化的高度重视,四川省政府的领导亲自挂帅、省交警总队派出的督导组进入达州,市交警支队陈以明副支队长率领的特勤大队沿途督战,一场超大设备运输决战就这样艰苦卓绝地打响。  

运输护卫任务最艰巨的是向守牧带领的魏兴中队的辖区路段。在他的辖区内,设备要通过四座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加之路窄弯急坡陡,又有国防光缆等重要设施交错穿插,是进入达州境内护送的的第一段,没有任何护运经验可参考和借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地完成运送任务,向守牧向全队干警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动员,对沿线进行了实地查勘,科学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交通保卫计划。  

由于工程需要,这次四个大件运输,分两批进行,大件实在太大,前需要两个700和900马力的机头牵引后面有一台700马力的推土机助力,运输组合有70多米长,就是靠边转弯也无法一次性通过,需数次倒车才能通过,何况是两两同行,陡坡更是行动缓慢,17公里的路程,走了2天的时间,在这条车流如织的国道上一堵就是四五百台,巨大的车辆排堵任务严峻的考验着向中队长及其队友们。  

为了保障大件设备顺利进入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向中队长从大件车进入他们辖区的那一天起,就自始至终坚守在护送大件车执勤的第一线,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不管冰雪还是风霜,由于长时间通宵达旦的超负荷工作,加之雨雪风霜的摧残,饥渴疲劳折磨,焦虑困顿的侵蚀,一个钢筋铁骨的硬汉,一个拼命三郎的勇士,终于累倒了,面色苍白,剧烈咳嗽,组织、领导、家人和同志们都劝他赶快到医院进行诊治,但由于警力严重不足,任务紧张逼人,他实在脱不开身,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12月18日,大件运输车队从达渝高速公路达州市徐家坝路口进入国道210线魏兴中队辖区,大件运输车队长达150多米,占去国道半边公路,形成近200米长的单行道。老向指挥中队24小时在两端执勤,进行交通管理,保证了大件的安全,国道的畅通。12月19日凌晨5时许,刚下岗还没有来得及休息的向守牧中队长,被指导员周炎的电话惊醒:国道210线土溪沟铁路大桥由于降坡施工造成严重堵车,请求增援。警情就是命令,老向立即驾车赶往现场。现场的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原来由于土溪沟铁路大桥是大件运输的必经之路,大桥桥洞净空不够高必须要降坡80公分,而路基却只有70公分,加上又有国防光缆通信线路需要保护,原路基全部破坏,路基的下面原是冬水田,形成了“弹簧路”,一辆拉冷藏食品的车陷在里面,造成了严重堵车。  

天下着冷雨,老向的指挥车无法靠近,只好弃车步行,一步三滑地赶到现场。此时,两头的车辆堵了有上千辆,别无他法,老向果断的指挥现场的交警将几十吨冷冻食品一件一件的卸下来,并组织现场的交警不断地往里面垫片石,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才施救成功,路终于通了。然而好景不长,11时许,一辆运煤的车又在通过弹簧土路的时候半轴断了,又把路堵死了。这时,宣汉方向车辆排成了三排,堵得一塌糊涂,车辆根本就无法通行,老向步行一台车一台车的询问有没有钢丝绳,一直走了近2公里,才借到了一根7米多长、30多公斤重的加粗钢丝绳,他踏着泥泞,冒着细雨,忍着饥饿,拖着沉重的钢丝绳一步三滑地回到事发地点,先调了一辆空车拖,没有奏效,后来换了一辆重车,才把被陷的车拖出来。  

16时,对讲机里传来警情:宣罗路堵车。向队长又马不停蹄赶到罗江大桥,那里已经堵了500多辆车,警车根本就无法前进,只好步行排堵,走了4公里多路,一节一节的疏通,直到20:50分才基本排通。从凌晨5点接警,一整天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吃过一口饭,这时总算可以歇一口气了。不料精神一放松,老向感到两眼一阵发黑,什么都看不到了,他意识到糖尿病又发作了。一阵难以抑制的剧烈咳嗽使得他头晕目眩。支持不住了,他只好把现场安排一下,交给指导员周炎,自己就回到中队,正准备吃饭,爱人打来电话,关心地问吃饭没有,老向幽默的回答:正在吃早饭。像这样的事情,在大件集中运送的日子里,一天到晚吃不上一口饭,喝不上一口水,对向中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他把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扛在肩上

点击下载
分享:
上一篇:平凡身躯 钢铁意志下一篇:fdfasdasd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