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事迹材料
牧民兄弟的青年致富带头人
——记敖伦布拉格镇图克木嘎查委员、团支部书记 朝格吉勒
图克木嘎查,一个深处大漠戈壁的蒙古族人口聚集区,距离巴彦浩特200多公里,这里长年交通不便 ,气候异常,人畜饮水困难,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总面积达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仅62户204人的纯牧业嘎查,我们可以看到蒙汉回各民族群众关系紧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与他们拥有一支工作中团结协作,生产中模范带头,生活中关心群众疾苦的嘎查委员会有关。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极具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领导班子的带头人却是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朝格吉勒。一提起他,嘎查牧民都情切的称他是蒙汉各族牧民群众的好儿子,是全体牧民致富的带头人!
1983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阿拉善左旗民族中学,由于种种原因,大学将他无情的拒之门外,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他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是一辈子赶着羊在大漠深处看太阳东升西落,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走祖祖辈辈走着的老路,还是开拓创新,走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经过冷静的思考,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下决心让生活在穷乡僻壤牧民过上好日子,从此之后,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了这个大漠深处的小村庄。
一、深入学习,加强自身文化素质
虽然高中毕业,但他深知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带领大家致富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自己的理想能够实现,他不断加强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但认真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相关论述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牧区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还学习有关科学养殖等方面知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达到改造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带领牧民群众致富的目的。
二、坚持以身作则,狠抓民族团结
各民族团结和睦,互助友爱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图克木这片热土上,居住着蒙、汉、等个民族,其中80%以上的就是蒙古族,民族特色浓郁。朝格吉勒同志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蒙古族汉子,与养育他的这方热土和各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认为在一个多民族地区,仅会本民族语言是不够的,掌握多种语言,不仅便于工作,更能与其他民族同志交流感情。因此他开始刻苦学习汉语,他注意潜心观察汉语的发言及语法特点,不懂就向汉族请教,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不仅能熟练地与汉族群众交谈,而且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
朝格吉勒同志虽然不是党员,但很重视在牧民群众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他带领嘎查青年成员认清目前的形势,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始终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作为宣传的重点,贯穿在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之中,充分宣传了自治区各条战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充分宣传了社会各界开创民族团结工作新局面的新经验和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民族团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保持团结稳定的大局,当地的经济社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有所提高。他认为加强民族团结,内要抓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外要抓嘎查干部与群众共建,操作中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软件上注重实效,使图克木嘎查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心系群众疾苦,促进互助协作。
朝格吉勒同志是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开拓者,为了早日实现带领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总是把集体的利益摆到第一位,把牧民群众的的需要摆在第一位。
图克木嘎查地处大漠深处,常年干旱少雨,人畜饮水困难,每年春季,风沙四起,草场植被不能返青,牧民群众囤积的饲草料也所剩无几,而此时正是牧民群众一年牧业生产的关键时刻,如不能顺利渡过这个难关,牧民一年的生活将陷入困境。因此,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有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防旱保畜。朝格吉勒总是奋战在防旱保畜工作的第一线,为牧民购买饲草料,找水源,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共克难关,他还主动帮助缺少人手的牧民,自己家的事,总是放到最后去做。他心系群众、先牧民之忧而忧的工作作风,为各族牧民群众所称道。朝格吉勒同志这种“眼中只有土地,心中只有群众,办事只为大家,不为小家”的无私奉献精神,集中反映了扎根在基层,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基层干部的高贵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范。
三、带头脱贫致富,实现共同繁荣
作为图克木嘎查的委员,朝格吉勒同志深知肩上的责任。在他上任之初,当时嘎查集体积累非常薄弱,牧民生活非常贫困。自然环境恶劣,草原沙化、退化正严峻威胁着嘎查的生产和发展。靠天养畜的牧民每遇大旱,不得不从几百里外买草购料,以维持牧业的生存。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就暗下决心,决不辜负牧民的信任,一定要带领牧民走出困境。
他深知,要想带领大家致富,必须依靠知识,走科技创新的路子,他先自己学习科学养畜新技术,然后深入牧户,将自己掌握的科学养殖技术传授给当地牧民。在工作中朝格吉勒发现,一些蒙族牧民在科学养畜方式上总是落后于汉族牧民,他就动员汉族牧民与蒙古族牧民结成科技互助对子,走共同进步,共同致富的路子,通过一对一互帮互助活动,不仅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也促进了先进养殖技术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推广应用。
为了转变传统畜牧业经营观念和生产方式,他开始走家串户,调查研究,掌握灾情,并在脑海里形成了要提高牲畜出栏率,大量处理羯、老、弱畜,确保母畜和种公畜存栏,科学养畜和建设养畜的发展思路。万事开头难,朝格吉勒苦心探寻出的发展思路却很难在当地牧户中推广,于是他带头调整自家畜群的畜种结构,引进了优质白绒山羊进行繁殖育种,当年就提高了产绒量,收入明显增加,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勤劳致富的典型。他的示范、引导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牧民们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几年的改良,全嘎查白绒山羊个体平均产绒量由过去的不足 200克 上升到了450克,整个嘎查牧民的收入实现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
四、高度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发展
近几年,由于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图克木嘎查绝大部分的牧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事迹材料了幸福的小康之路。但是,仍有个别牧民因种种原因未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在开展入户调研征求群众意见活动中,有牧民反映,对个别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只扶贫不扶智,很多牧民对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享受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十分不满。嘎查两委认真进行了讨论后,决定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应由物质帮扶转为思想帮扶。为此,两委动员组织8名牧民参加了上级组织的科技培训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班,其中2人经过培训后已到驼乡酒业等企业从事务工,他们的草场也经本人同意,由嘎查出面负责对外转包,此举使他们的收入大大增加。
朝格吉勒把全嘎查200多名各族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化作精神动力,全身心投入到带领各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工作中,经过他和全体牧民群众几年的努力,现在图克木嘎查的蒙、汉、各族农牧民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又开始向新目标迈进,朝格吉勒同志依然勤勤恳恳,继续忘我地耕耘在图克木嘎查的每一块土地上,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全嘎查各族人民群众能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着!
个人事迹材料
本文2025-05-05 03:47:19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82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