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 同建平安校园
在整治校园周边中学家长会上的讲话
乡政法委书记 何 强
各们老师、家长:
在短短35天时间内全国就发生了5起暴力伤害案件,在我县近年来已发生十多起涉校案件,每一个案件的发生都牵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每个家庭都关心,社会关注,中央领导同志对此事高度重视,相继做了重要批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此类案件社会危害极大,必须高度重视,对犯罪分子要依法严肃处理,对受伤人员要精心治疗。对校园安全检查防范要切实加强,要严防类似案件的发生”。为了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全县综治维稳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切实增强维学校安全的责任感
我县在 5 月5 日全县召开了综治维稳工作会议,专门布署了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由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县委常委、县政委书记潘大权、副县长张永宏、副县长张力、教育局局长刘廷发。 5月6日 乡党委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由综治牵头有公安、司法、安监、卫生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组开展工作。我们可以想到责任之重大,而且应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增强维学校安全的责任感
二、通报全国发生了几起暴力伤害案件
1、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王永来被当场烧死,5名受伤学生目前无生命危险。
2、 4月29日 上午,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持刀行凶事件。截至当日晚上 9点30分,该事件中受伤的人员一共为 32名,其中学生29名,教师2名,保安1名。到目前为止无人员死亡,有5名儿童伤势较重,其中
重伤员2名,凶犯被当场制伏。(案犯名叫徐玉元,1963年生,今年47岁,为泰兴本地一名无业人员。他原在当地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于2001年被单位辞退。此前曾从事过违法传销活动。)
3、 4月28日 下午,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行凶事件,16名学生和1名教师受伤,目前暂无生命危险。雷州市公安机关初步调查,33岁的犯罪嫌疑人陈康炳系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公办教师。
4、 4月12日 16时30分左右,广西合浦县西镇小学门前约 400米 处发生凶杀事件,2名死者中一名为8岁小学生,另一名为老年女性。5名伤者包括:两名小学生、一名未入学小孩和一对中年夫妇。
5、 3月23日 ,福建南平的郑民生不一分钟内,制造了8死5伤的南平惨案。
三、加大排查整治的力度,扎实做好维护学校师生安全的各项工作
给孩子一片安全的天空,这是社会的基本底线,这是对政府的最低要求。面对频发的校园惨案,我们又该如何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又有多少“郑民生”对孩子虎视耽耽?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我们的学校是脆弱的。引起了我们的深思,这些案件的连续发生,教训是深刻的,犯罪分子手段之残忍、触目惊心,从事后调查分析的原因来看,案犯凶手或因下岗失业、生活困难,或因恋爱失败、情感失意而报复社会,杀人发泄,制造影响,有的是生活压力过大,脾气暴燥以致精神失常,还有的存在对社会不满等等充分暴露了当前社会转型期矛盾纠纷多样多发的态势。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长期性工作,需要发动力量全民参与、齐出力,全社会共同关注,只这样才能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怎样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治学环境呢?我想应在创造“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上下功夫:(大家共探讨)
(一)、学校方面
学校要深化 “平安校园”建设,尽可能排除所有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及时排查排除。除在加强治安巡逻、值班守护、后进生转化、法制教育的同时还要建立家长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特别是开展师。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消除心里压力和障碍。正确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从而更好地实现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家长方面
青少年儿童在学知识长身体重要时期的教育管理家们要根据孩子这个阶段的特点、个性、心理状况因人施教。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家长要配合学校及有关部门做好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
2、要有良好的家风,多和子女在沟通思想,发现有问题(异常)、多咨询、多关心。
3、在子女面前树形象,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争创“平安家庭”。大家都知道的“柏树底下长柏秧”就是这个道理呀。
四、社会方面
警力有限但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方式组织无限社会力量开展多各形式的活动,使全社会人人关注、个个参与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排查所有的安全、治安隐患,消除不安定的因素,落实层层责任,形成共同关注教育的浓厚氛围。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希大家立即行动为了学生、更为了我们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
齐抓共管 同建平安校园
本文2010-11-21 16:24:42发表“会议主持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8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