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效流体输送技术:自来水输配系统节能技术介绍

栏目:可行性报告发布:2010-10-24浏览:2052下载201次收藏

概述  
   中国的城镇供水具有120年的悠久历史,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命脉行业。自1879年中国的旅顺建成第一座供水设施开始到1998年,全国668个城市,具备日供水能力20992万立方米。另外,全国13922个小城镇,建有水厂13828座,日供水能力达到2111万立方米。  

根据建设部《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为适应我国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全面实现“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水质,优化供水成本,改善供水服务”的目标,需要切实提高城镇供水管网及整个输配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管理、管网规划建设、更新改造和漏损控制及节能增效等技术水平,其中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是重中之重。节能降耗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供水企业本身也意味着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管网输配系统是城镇水务行业的主要资产,输水耗电是城镇水务的主要成本之一。城镇供水输配管网对于原水引水、配水的设计、投资、改造普遍存在投资大、能耗高、效率低等传统特点。为达到节能降耗目标,水务企业在引水、配水领域针对性的选择并实施技术上成熟的“高效流体输送”技术,对于未来输配管网运行、降低能耗投资、减少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都具有重大意义。  

“高效流体输送”技术,以节能降耗为设计理念,以提高输送效率为出发点,经过十数年理论摸索,近百项水务工程实践,为我国城镇水务行业提出了最科学可行的节能降耗发展思路,它以区别于任何传统供水方式的全新面貌出现,将成为我国城镇水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水务行业城镇供水问题剖析  

1、 供水效率低下  

在实际水务工程应用中,泵选型安装就位以后一般就不再更换,也就是说在管路系统中,水泵的型号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而管路系统的工作点又由负荷(流量)需求决定,系统的负荷需求固定不变的情况很少, 更多的情况是系统负荷需求随着气温、季节、时间等而变化,高负荷与低负荷相差很大,为了满足需求,水泵选型时往往按照最高用水负荷需求选型,这样,当低负荷时, 实际工艺需求与泵的特性曲线无法很好的匹配,因此经常使水泵在非最佳工况点运行,造成泵组的能源效率降低。  

不合理的阀门和管道设置,以及不合理的调度运行管理模式,也是造成高能耗、低效率的原因。  

2、供水压力不足  

不少城镇由于就近水源不足,大规模远距离甚至跨流域调水,横越河川、公路、铁路等障碍物之底部的u形倒虹吸管段成为管流输送必经之路,掺入管内的大量气体运行到u形管的始端,由于流速低,垂直向下运行困难,造成气体窝积,过流截面缩小,流量不足、供水压力不足、极易爆管。  

由于水头损失的影响,多层住户、边远地区易成为供水低压区甚至零压区,经常出现供水压力不足,需要增压的问题。自来水断断续续,有时滴水皆无,24小时连续供水得不到全面保证。居民吃水困难,影响正常生活;工厂缺水,导致生产停滞甚至产品报废、设备损坏;消防水压不足,将引起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不改变管网现状,大幅度减少水头损失、提高引水配水流量是解决城镇供水的最有效方法。  

3、管网漏失严重  

供水漏损率是反映水务行业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长期以来,管网漏失率高,既困扰着供水企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效流体输送技术:自来水输配系统节能技术介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