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员事迹材料
甘做测井解释技术发展的铺路人
闫伟林,1989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测井专业,后攻读吉林大学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现为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测井研究室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院第一届“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带头人”,第二届“常规测井技术带头人”。油田公司第二届“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学术技术带头人。
工作十五年来,一直从事储量参数研究、测井解释软件研制和测井解释技术难题的攻关等科研生产工作。先后完成组织和主持完成了各级科研和生产项目25项,负责完成了17个油田或区块的储量参数解释方法研究和数据处理解释工作,为大庆油田每年提交5000万吨以上的探明储量做了突出的贡献。研究成果获部级特等奖1项,部级一、二等奖各1项,油田公司级1等奖4项,油田公司级二、三等奖各1项,院级技术创新奖4项,编写技术报告22份,撰写学术论文16篇。先后被评为研究院首届获研究院首届“十佳青年”、油田公司“市场开发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2004年被评为油田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2001年研究院成立测井室,他走上室工程室岗位后,大胆管理,内抓员工技能的培养,外树油田公司测井解释参谋中心形象,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开发工作,为研究院测井技术服务走向国内市场做出了较大贡献。
下面将他的成长过程作以汇报:
一、 从毛头小伙子,到攻坚啃硬,精益求精的技术骨干
89年7月,闫伟林同志带着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分配到大庆测井公司数控大队2015队,从事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csu野外测井采集工作。野外是一个艰苦的地方,又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闫伟林一到小队就给全队师傅们留下了初生牛犊、勤快、肯干、善于钻研的好印象。记得第一次上野外测井时,他看到井口师傅们两人抬一支仪器,他二话未说就从仪器车上拽出一支伽马仪器杠在肩上,走到井场旁肩一怂把重达100多斤的仪器重重地仍在了地上,老队长情不禁大声地说:“小闫,这洋玩意可怕摔呀!”,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他,也坚定了他今后“工作不能蛮干,多请教,还要善于思考”的决心。从此以后他更加勤奋好学,在短短的时间里他就掌握了当时被认为是深不可测的“洋设备”。正当他野外测井采集操作逐渐成熟时,出现了新的技术难题:由于井场漏电干扰,导致一口井地层倾角测井曲线无法使用,不但直接影响这一地区勘探的评价进程,而且对测井公司来说都是个重大技术事故。在当时即没有现成软件,又没有的现成的经验的情况下,公司上下领导为此发愁时,他凭着在大学的搞过“测井曲线数字处理”的经验和编程功底主动请战,在大家半信半疑的目光中,他请教了大庆油田内的一些数据处理专家,提出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将地震信号处理技术有机的结合到测井滤波处理中,在测井公司的机房里他度过了100多个日日夜夜…,功不负苦心人,他终于解决这一难题,为测井公司挽回了巨大损失,为他所在的小队夺回了三连冠的荣誉。他以优秀实习生的成绩结束了实习生活,通过这件事也磨练了他敢打敢拼的意志。
当各种荣誉和发展的机会将不断到来时,90年11月他被二次分配来到研究院开发二室,在离开测井公司前,公司和单位领导都一再挽留和告戒他:“你在测井公司大有发展!”,大学的同学们也劝阻他“你适合搞生产,不适合搞研究”,但作为一名大学
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员事迹材料
本文2010-10-17 13:13:13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