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讲课稿:多给亲人写写信
战友们:
在我们连队我发现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兵越当越老了,信越来越少了,请假打电话没完没了了。
通过个别谈心,得知:一是部分同志存在懒惰思想,不愿写信,认为写信既劳神、又费时间,不如打个电话更方便。二是有的同志不敢写。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字写得差,歪歪扭扭,即使写也写不上几句,怕亲人看了笑话,只好以打电话作为与亲人联系的主要方式。
今天,我就针对这些现象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关于写信的话题,题目是:多给亲人写写信。
共讲三个内容:一、经常写信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二、经常写信是与亲人联系的最佳方式。三、怎样给亲人写好信。
首先讲第一个内容:经常写信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对于我们年轻战士来讲,正是长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虽然目前我们的学习、训练任务较重,但是属于自己的时间还是有的,我们有的战士利用业余时间玩玩球、打打扑克这都不为过,但是如果我们把写家信的时间挤掉了,不仅荒废了已有的文化知识,还会滋长出懒惰的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里所说的文化,就是指科学文化知识,包括识字、写字、写文章。可以说,写信就是写文章,是从识字、写字、造句开始的。经常写,识字就会越多,字就会越写越好,文章就会越来越通顺和规范。战争年代,我军就很重视学习文化知识,那时没有纸,大地当纸;没有笔,树枝做笔,条件再困难也挡不住指战员们学习的决心和毅力。我军的不少成员是长工、放牛娃出身,没有文化,后来许多人成了文武双全、治军治国的栋梁之才,这是与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分不开的。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好了,如果不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存在懒惰思想是极不应该的。上次在检查理论学习笔记时,我们全连有三分之一的同志存在问题。有的句子不通顺,有的同志在短短的半页体会中还是互相抄袭的,还有个别同志在不足100字的体会中,竟有3至4个错别字。从这些现象中,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警觉,那就是克服懒惰思想,加强学习,多看书,勤动笔。可以说,经常写信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是大有益处的。去年4月份,一班长赵文彬上初中的妹妹,由于不愿意学习被父母当众严厉地批评了一顿,便跑到了爷爷家不肯再上学。赵文彬知道后,给妹妹写了封信。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你不是很爱漂亮吗?打个比方:人的脸上长了个疮,人家给你指出来,你觉得面子不好看,可想到没有,你脸上的疮,人家没有指出来之前就明显地长在那儿,只有老老实实承认,下决心把它治好,这才能漂漂亮亮。“讳疾忌医”的故事你也知道,如果你也向齐桓公似地用保错误来保面子,那就越保越没面子。你不也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
部队讲课稿:多给亲人写写信
本文2010-10-17 10:07:31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