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统计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现已成为众多学科的不可缺少实用型课程,是独立学院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特征、生源特征、统计学特征的基础上,发现了目前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合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统计学;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教学改革
统计学是一门数据分析的科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是众多学科的不可缺少实用型课程,也是独立学院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对象的特征的要求,独立学院统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一、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特征
根据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人才;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理论基础宽厚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和各级干部、管理人员;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独立学院属于第二类高校,其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要针对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独立学院生源特征
首先,文化基础总体较差。独立学院的生源是本科第三批学生,录取分数低于独立学院依托母校50分-200分不等。学习基础和个性差异型很大,大部分同学自律性较差,一般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难以集中精力于学业,学习习惯与方法相对较差,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但是这些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过于强调个人喜好,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其次,不能正确看待批评,心理承受力较差。一般来说,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较好,部分学生是在相对优越的顺境下成长起来的,心理承受力和调整能力相对较差一些。最后,不能面对现实。表现为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有的学生始终不愿承认和普通本科学生的差距,导致对大学课程学习的难度估计不足。还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受挫,严重缺乏自信。
(三)统计学课程特征
统计学是一门论述如何用数据来描述规律,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统计学不但要求掌握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要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及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学生容易觉得困难和枯燥,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尤为如此。教学方法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传递深奥抽象的理性认识,这更符合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
二、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独立学院将办学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但由于长期以来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目的认识不清,教学中往往采用与本部统计学专业相同的教学体系,在统计学课程的讲授上强调理论教学重要性,注重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殊不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统计
独立学院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研究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浅议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下一篇:高职营销专业《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设计
本文2010-08-18 10:20:0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480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