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固有资产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却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必备的物质基础,为此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产等的监管制度。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上所存在各种问题,应该做到: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强化资产运营管理,合理及时实行绩效管理,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调查显示,到2003年底,全国国有净资产25.5万亿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达7.2万亿元,占28.%。同时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其平均增长速度比国有资产总量增长速度高出2.2%,比经营性国有资产增长速度高出3.2%。管理好这部分国有资产,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管理公平性不足
鉴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它的管理应该是我国社会公平与效率秩序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而目前的现实是,我们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明显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特别存在于广大行政事业单位之间。首先,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依据归属单位的不同,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而且在国家等级中地位越高,该部分资产的数量就越多和享有更多的优先特权,这本身就与市场经济规则和资产的本质格格不入、背道而驰。其次,从地区分布看,经济发达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规模大,各项事业的开展处于比较高的层次上,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规模小,经费短缺严重,有的甚至连教师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其他各项事业的开展就可想而知。再次,混淆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的界限,将经营性国有资产用作非经营性目的,与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用于经营目的的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二)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我国多数地区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主体是财政部门,但在实际操作上,财政部门将资金分配出去以后就很少过问资金使用的管理,导致各部门挪用资金、重复或超标准购置用于享受的财产物资等现象较为严重。讲排场,超越现实条件搞各种使用效率极低的办公现代化工程,致使资金运用效率低下,而有利于社会管理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资产却因资金被挪用而不能得以构建,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政府机关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导致了大量尚能使用的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或者为了购买新设备,对一些正在使用的设备不愿花钱去正常地维护和保养,而是破坏性的使用,造成了这些设备的加速老化和提前报废。
&nbs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点击下载
上一篇:我国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下一篇:浅析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本文2010-08-18 10:19:2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468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