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429下载139次收藏

    摘要:农业补贴是政府对“三农”支持与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简要介绍农业补贴内涵及政策支持近况,主要从补贴结构、补贴管理、农业保险机制、补贴法律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农业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补贴;问题;建议
 
    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由于农业是一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大、自身比较经济效益低、高风险的弱质性基础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得纯粹市场调节很容易出现市场混乱和经济波动,导致“市场失灵”。因此,发展农业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农业补贴。
 
    一、农业补贴内涵及政策支持近况
 
    (一)农业补贴内涵
 
    农业补贴是政府运用财政资金给予特定对象、特定环节的导向性支出,是实现特定目标的财政支农政策手段,也是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方式。从农业补贴的资金来源看,农业补贴就是财政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贸易活动进行转移性支付;从农业补贴所发挥的作用看,农业补贴主要采取导向支出的形式,调节利益关系,发挥政府对特定群体如农民、对特定区域如粮食生产区,特定品种如粮食、棉花和特定环节如生产、流通的支持和补偿的作用,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生产性补贴与农民收入性补贴相结合、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配套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
 
    (二)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补贴的政策支持情况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农业支持保护”、“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2006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2007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指出,“各地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各种农业补贴,并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将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由此可见,中央对“三农”越来越重视,且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见表1),补贴范围扩大,补贴标准提高。
 
    2004-2009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26553.9亿元,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22.49%(见图1)。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5%,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四项达1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粮食直补安排190亿元,增长25.8%;农资综合补贴安排756亿元,增长5.6%;大幅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安排130亿元,增长2.25倍,补贴种类由9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