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张杰)
简介: 阐述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和特点,对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形式、功能、启动和滤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曝气生物滤池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字:曝气生物滤池 负荷 滤料 污水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 )、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1~3],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一般要求ss≤100 mg/l,最好ss≤60mg/l),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
世界上首座曝气生物滤池于1981年在法国投产,随后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和加拿大等美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此工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也先后引进了此项技术。目前世界上较大的环保公司如法国得利满公司、德国菲力普穆勒公司、法国otv公司均把它作为拳头产品在全世界推广。在中国内地,曝气生物滤池正处于推广阶段。大连市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第一个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另外,我国一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也采用了此项技术。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对曝气生物滤池也进行了试验研究。随着曝气生物滤池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广和普及,很多学者在其结构形式、功能、启动和滤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1 结构形式
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与普通快滤池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曝气生物滤池下部或底部增加了曝气系统。根据水流方向其可分为上向流和下向流两种,早期的曝气生物滤池多采用下向流,如biocarbon[4]。由于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纳污效率不高、易堵塞 、运行周期短,因此现在多采用上向流方式(即采用气水同向流),使布水、布气更加均匀。同时,在水气上升过程中可把底部截留的ss带入滤池中上部,增加了滤池的纳污能力,延长了工作周期。目前,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有biofor?、biosty?、colox?、deepbedtm、biopur?r等多种形式[5、6],其中biofor&r应用最为广泛,图1是biofor?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适应不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张杰)
本文2010-03-12 15:12:0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