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机组状态检修的研究(瞿明空 赖旭 盛旺)
摘要: 对水电机组现有检修体制的不足进行了剖析,进而对水电机组的状态检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重点研究和分析了水电机组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际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对策。阐明作为水电机组检修的发展方向,实施状态检修势在必行。随着我国水力资源的逐步开发,大中型水电机组不断投产,使得大中型水电机组在整个电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单机容量增加,年平均发电时间延长,检修时间缩短,一旦机组事故停机,造成的社会和经济损失极为严重。因此,水电机组的可用度和安全对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和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日渐突出,预防和消除故障,保证水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检修体制;水电机组;状态检修;状态监测;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 t 文献标识码: a
在发电机组中,火电机组单机容量大,转速高,转子柔性较大,易产生失稳甚至灾难性事故,加之故障诊断特征较明显,故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状态检修发展较快。相比之下,以前,水电建设相对薄弱,水电机组多为小容量,转速较低,轴系刚度大,结构相对简单,而故障诊断又错综复杂,其状态检修发展相对滞后。但近10a来,随着我国水力资源的逐步开发,大中型水电机组不断投产,使得大中型水电机组在整个电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单机容量增加,年平均发电时间延长,检修时间缩短,一旦机组事故停机,造成的社会和经济损失极为严重。因此,水电机组的可用度和安全对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和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日渐突出,预防和消除故障,保证水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目前水电机组的主要检修体制
建国以来,水电机组检修体制主要采用的是事故检修或计划检修。事故检修又称事后检修,是最早的检修体制,就是事先无检修计划,机组发生事故后才进行检修,此时事故已经发生,损失已造成。通常这种检修体制只适用于造价较低,事故停机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不大的机组。
计划检修是按规定的检修周期进行检修。检修项目和检修周期是经过专家的分析和总结,并根据运行机组发生故障的时间间隔来制定,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一般情况,大修间隔3~5a,小修间隔4~8个月,尽量安排在枯水季节,而在丰水季节多发电。计划检修主要是防止机组工况进一步恶化,不管机组运行好坏,到期必修,所以又称之为预防性检修[1]。当前我国水电机组主要采用这种检修体制。但是计划检修也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维修不足。机组由于各种原因在检修期未到时发生故障,但受到检修计划制约而得不到及时检修,带病运行,降低了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时故障的继续恶化造成维修代价和维修费用增大以及不必要的事故损失,甚至到发生严重事故后才抢修,扩大了经济损失。②维修过剩。对于运行状况较好的机组,实施了不必要的维修,带来不必要的大拆大装,它不仅减少了机组有效的发电时间,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伴随着机组的停役,机组的操作和运行方式变更频繁,发生误操作的概率增加,反而会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因素。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了提高水电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就应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延长检修周期,降低检修运行成本[2]。因此,计划检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维修、运行、管理的要求,改变检修方式和检修理念,变计划检修为状态检修,是水电机组检修的必然发展趋势。
2 状态检修
水电机组的状态检修是以可靠准确的机组运行状态信号的监测、分析和诊断为基础,了解和把握机组运行的状态,其状态可能是正常状态,也可能是不正常状态
水电机组状态检修的研究(瞿明空 赖旭 盛旺)
本文2010-03-12 15:09:4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