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展旅游产业 开发建设塘沽海河下游观光带(孙志政)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390下载196次收藏
  一、开发海河下游观光带的重要性

从2003 年2 月起, 天津实施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 努力把海河建成独具特色的、国际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和文化带。截至目前, 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工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个围绕海河而形成的集观光旅游、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板块已初具规模, 一条绚丽多彩的海河观光带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目前, 天津市确定了12 个沿海河的文化旅游主题板块。“大沽烟云”———塘沽海河入海口观光带板块, 即海河下游旅游观光带, 就是这十二个板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观光带东起大沽口, 西至大梁子渡口, 全长约10 公里, 两岸有大沽口炮台、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等三十多处历史遗存, 以及海河外滩公园、海河大桥、海门大桥等现代景观。塘沽区将发挥河海交汇的地理优势和近代历史文化资源高度密集的优势, 按照海河下游综合开发与近代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相结合, 近代文化与现代景观相融合, 水陆并举, 河海互动, 综合配置文物景观、建筑景观、堤岸景观和舟船景观的规划设想, 开发循环贯通的上下两条水陆游览线, 争取早日建成传承城市文明、体现滨海风情、展示都市繁华的海河旅游观光带, 这将对促进塘沽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历史风貌遗存是城市文化沉淀的符号, 这些符号传承着城市千百年来的人文气息。海河下游观光带拥有三十余处历史文化遗存, 不仅是了解近代中国的窗口, 而且还记载着西方列强殖民的屈辱, 见证了民族的自强与抗争。因此, 我们开发海河下游观光带, 不仅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满足了旅游发展的需求, 还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发扬优良民族传统,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将发挥重要作用。

海河下游塘沽城区段是天津海河下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节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海河经济战略和市领导关于“海河下游开发要从东向西, 梯次开发”的思路, 海河下游塘沽区段建设, 将全面带动天津市海河下游整体开发进度。目前由塘沽区政府、国内多家财团和实力企业共同兴办的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已经组建完成, 计划先期投资30 多亿元, 以蓝色旅游走廊为主题, 对东起新港船闸、西至海门大桥全长10 公里的海河岸线进行重点开发建设。

目前, 塘沽区为了贯通海河两岸的水陆交通, 已启动了连接海河两岸的开启桥建设。该桥西起坨场南道,跨过海河, 东至永太路和规划中央大街。桥梁建成后, 将把响螺湾旅游区与于家堡金融商贸区连接起来, 实现滨海地区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有序分流, 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对于带动大沽地区的经济发展, 提升土地开发价值, 加快综合开发改造, 将起到重大作用。

二、海河下游观光游览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3 年, 海河外滩公园的建成和开放, 带动了塘沽区旅游、金融、商贸、酒店、房地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塘沽区从事海河旅游观光经营单位3 家, 观光游艇8只, 快艇24 只, 另有东方公主号游船1 艘。

与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芝加哥的芝加哥河、上海的黄埔江等国际、国内的知名河流相比较,海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发展旅游产业 开发建设塘沽海河下游观光带(孙志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