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实践与体会(邓华 石品良)
湖北省2005年纳入《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规划报告》的泵站有60处,102座,901台,49万多千瓦,投资29亿多元;2009年初,在《全国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规划》中,湖北省被纳入更新改造的泵站有25处,299座,1805台,32万多千瓦,投资19亿多元。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先后被纳入更新改造的泵站共计有85处,401座,2706台,81万多千瓦,投资近50亿元,泵站更新改造的规模和投资额均居全国首位。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泵站更新改造工作的总体要求,湖北省水利厅党组多次研究部署泵站更新改造建设工作,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力争全面完成我省泵站更新改造大业。
一、从湖北水利60年的发展历程认识泵站的重要性和改造的必要性
1、湖北水利60年建设发展
由于湖北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自建立新中国以来的60年里,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将治水工作列为我省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紧密结合湖北实际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的需要,开展了规模空前、连续持久的除水害、兴水利的建设,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湖北水利60年的建设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江湖分家为主,建设堤防、建立分蓄洪区;六十年代兴修水库,建立完善灌溉系统;七、八十年代大量修建固定泵站;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进行的水利设施巩固提高、整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发展阶段。
2、湖北泵站的发展
泵站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修建泵站工程是由特殊的水雨情决定的;是人口快速增长的客观需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我省而言,大量兴建泵站工程是缘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特殊的地形地貌和雨水时空分布不均。湖北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向南敞开,形成一个不完整的盆地,降水汇流集中;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降水十分充沛,存在降水时间和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洪涝与干旱灾害往往并存。
二是人口过快增长与耕地产能的矛盾。我省人口的增长,使得耕地易受洪涝与旱灾的影响,产能不稳定和产能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三是工业制造水平提升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建成了一大批电机、水泵生产企业,具备了生产大型电机、水泵的能力。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供应及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大规模兴建电力排水泵站提供了可能。
60年来,湖北省一共兴建机电灌排站装机总容量331.5万kw,占全国7.24%,其中,固定电力排灌泵站1.8万多处,2.6万多台,216万多千瓦,占全国的8.89%,在全国各省市中均位居前列。
3、泵站在我省60年水利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我省沿江河的滨湖地区素有“靠堤防保命、靠泵站吃饭”之说,泵站直接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对于提高农村和农业抗灾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保障我省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泵站工程年均排水100亿m3、灌溉提水30亿m3,增效减灾超过100亿元。
进入新时期,时代赋予泵站功能以新的内涵:
保障——保一方平安,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途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措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举措——实现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重要举措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省大部分泵站运行历史已超过30年,设备老化失修、技术装备严重滞后、效率明显衰减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近年来泵站工程在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对我省泵
湖北省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实践与体会(邓华 石品良)
本文2010-03-12 15:04:0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