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山东省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的成因分析(翟继光)
关键词: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 6159(2008)- 04- 0017- 03
1 流域概况
山东省海河流域属于华北平原,位于海河流域的南部,南以黄河为界,西、北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为界,东邻渤海。东西长360km,南北宽80km,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在1 /5000~1 /20000 之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流域,总面积29713km2,人口1485 万人,耕地面积160 万hm2。
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46mm,其中70%集中在7~9 月。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300mm。流域地表水资源量14 亿m3,地下水资源量27.9 亿m3,水资源总量36.41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300m3,属资源性缺水地区。
2 流域演变情况
山东省海河流域有3 条骨干排水河道,分别为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另有流域面积在300km2 以上的支流32 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史书记载,徙骇河最早位于河北省献县至沧州市、青县间,后为滹沱河所经。明代万历十年(公元1852),徒骇河称土河,经过历代变迁,到了1931 年,基本形成了如今的徒骇河。1949 年后,对徒骇河进行了统一规划和治理,在莘县和聊城的四河头闸与陶桥闸之间进行了截弯取直,形成了今天的徒骇河。
马颊河在唐代时由黄河分出,也叫新河,在山东省禹城市以西,公元700 年,在平原县以上利用西汉黄河故道,平原县以下循古笃马河,开挖一条从清丰、南乐,经莘县、冠县、高唐、夏津、平原、陵县、乐陵至无棣入海的排水河道,是现代马颊河的前身。以后历经金、元、明、清,均无大的变化。1933 年疏浚时,马颊河又延伸至河南省濮阳县境内,成为如今的马颊河。
德惠新河是1968~1970 年新开挖的一条排水河道,该流域原系徒骇、马颊河间的低洼狭长地带,为解决这一区域的排涝问题,开挖了这条长172.6km,流域面积3248.9km2 的德惠新河。至1933 年,山东省海河流域水系基本形成并稳定下来。
3 历史上影响海河流域水环境的因素
近千年来,山东省海河流域水系各河流迁徙频繁,湖泊洼淀逐渐缩小,但并不明显。近一二百年,这种趋势有所加快,显著的变化发生在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海河流域水环境的萎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1 降水对水环境演变的影响
海河流域湖泊洼淀的盈缩与气候变化存在内在联系。从更新世最后一个寒冷期结束并进入全新世以后(约为12000 年前),气温上升,雨量增多,海河平原开始出现湖泊洼淀。到全新世中期(约5000 年前
影响山东省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的成因分析(翟继光)
本文2010-03-12 15:03:3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