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设备的精细化使用、维修和管理(欧阳翔)
摘要: 针对目前施工企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机械设备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现代化的情况,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精细化使用、精细化维修保养、精细化人员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使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处于完好工作状态,并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机械设备的综合生产效率,最终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关 键 词: 维修工艺;最优化配置;管理方法;施工机械设备
中图分类号: tu60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水电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企业的各种机械设备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现代化,对施工设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原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一种全新的施工设备使用、维修和管理的模式,也就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包含3个方面:精细化使用,精细化维修保养,精细化人员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施工过程固有的经济规律,对施工设备按照最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使用、维修和管理,使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处于完好技术状态,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拥有的机械设备的综合生产效率,最终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1 精细化配置与使用
1.1 使用前的精细化匹配—最优化配置
对于一个建设项目,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千变万化,管理人员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工程量、施工工期、业主要求、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定合理安全边际范围,科学地编制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编制各种施工机械的详细进出场时间表,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控制好项目所需要的设备总量,最优化匹配各型号机械设备,使设备在各个施工环节中都能有效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要编制计划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些项目管理人员机械地按照资料上的数据来匹配挖掘机和运输车辆的数量,完全不顾本单位所拥有的挖掘机的完好状况,不设安全边际,其结果是不能充分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能,耽误了工期。只有充分地了解设备的状况,并根据项目的各种数据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规划,按机械技术性能和种类及数量进行合理组合,才能充分利用自有设备,让设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效率。
在设备的配置上,要做到生产上适用、技术性能先进、经济上合理,并满足施工工艺要求,严禁好高骛远,闲置设备。施工企业对自有设备要尽可能将同机型、同型号的设备相对集中在一个项目上使用,便于管理与维修;对租用的设备要选择整机性能好、效率高、维修方便、互换性强的设备。
1.2 精细化管理
使用中,为了对机械设备实行精细化管理,需要采取一种实用的管理方法,据研究和国内同行的经验,按照“定岗、定机、定责任、奖优罚劣”的管理制度能够起到比较好的管理效果。
1.2.1 定岗、定机的机械保管和使用负责制
所谓定岗定机是指每一台关键设备的操作人员基本固定,不轻易更换。机械保管和使用负责制,就是大型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机长负责制,大中型机械设备实行机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并负责保养和维修,提高使用者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妥善保管机械,及时进行保养维修,保证机械正常
施工机械设备的精细化使用、维修和管理(欧阳翔)
本文2010-03-12 15:03:32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