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污水厂建设及有关运营费用的探讨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18下载170次收藏
  摘要: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底我国有城市666个,城市污水年排放总量为352.8×108m3,污水集中处理量为83.3×108m3,污水处理率约23.6%,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153座,但能达到二级处理排放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仅为537.9×104m3/d,处理率不到5.5%。同时,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还在以24×108m3/a的速度递增,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仅3×108m3/a,因此,增建和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字:城市污水厂 运营费用

1 解决问题的途径

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应以下述方式来建设和运营城市污水厂:

①在保证污水处理规模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投资成本,压缩目前较为巨大的建设和运营费用,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即“节流”;

②积极探索和采用更为灵活的资金筹集和运营方式,使其多元化和多样化,联合多方力量来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即“开源”。

1.1 工艺的选择

决定投资成本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工艺的选择。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工艺为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ab法等,这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技术与工艺几乎处在同一水平上,投资费用十分高昂。笔者认为应该开发推广与我国现阶段国情相适应的、经济实用的技术,并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吨水投资低,吨水造价应该控制在600~1000元;

②运行费用低,吨水运行费应该控制在0.4元以下;

③运行管理要求低,不要求有大量专业人员操作管理,操作管理人员数量为现有污水厂人员的三分之一左右。

现有的物理化学法、高负荷生物化学法、厌氧及兼氧处理技术等工艺都是可供选择的,但需进一步完善。

1.2 降低出水标准

我国城市经济能力尚不强,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出水要求应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标准,不必一律向发达国家看齐。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厂出水标准也是随经济能力逐步提高的,像污水处理事业发达的美国在70年代主要采用膜法,70%的污水处理厂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主要原因是其造价低、运行稳定、能耗小。后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出水标准提高,生物滤池不能满足要求,才逐渐采用活性污泥法等工艺。因此,应在适当标准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和设备。

1.3 减少利用双边外资,提高设备国产化率

应采取措施改变依靠国外政府贷款大量重复引进设备的被动局面,这既可降低投资成本,也有利于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并推动我国民族环保产业的振兴。

①在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时,鼓励优先选用国内能提供并可满足要求的国产设备,对那些可使用国产设备而不用的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把设备国产化的实施比例作为项目审查的内容之一,达不到要求的不予批准。

②减少双边外资的利用,尽可能使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以使我国设备制造企业参加国际竞标,提高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城市污水厂建设及有关运营费用的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